太监与我_第二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第1/1页)

    皇极殿内竪着四根儿沥粉贴金的楠木柱,殿顶开着蟠龙藻井,下有「仁德大隆」四字匾额,匾额之下是一把髹金雕龙木椅,木椅之後是七扇金漆屏风。

    此时,坐在龙椅之上的就是大清国的慈禧太后。

    我见到的太后和想象中的有所不同。传言她每日涂抹珍珠粉护肤,x1食人r保养,以至皮肤细腻红润似少nV。但是,我面前的太后脸sE枯h,额头眼角儿唇边儿皆有皱纹儿,尤以鼻翼两侧的纹路最深。她的眉毛很细很淡,眼窝儿凹陷,眼袋凸显。她看上去又瘦又小,尤其是在硕大的屏风和匾额的衬托下。

    当然,太后的贵气是毋庸置疑的。她顶着大拉翅旗头,上面儿布满了珍珠和宝石,还有一个玉簪子cHa在旗头左边儿。她穿着h缎袍,x前绣着两只凤凰面对面,凤凰口中衔着一串璎珞坠於衣领儿处。她脚下踩着花盆底儿,鞋面儿上有刺绣和钉珠。

    此刻,站在太后身边儿伺候的就是太监总管李莲英。

    我见到的李总管和想象中的大致相同。传闻中的李总管是一个又黑又丑的大汉,今日一见,果不其然。他满脸脓包和黑痣,颧骨很高,两颊略长,八字儿眉,大鼻头儿,厚嘴唇儿。他眼小如鼠,偏偏又是肿眼泡儿,眼尾向下耷拉着。这样的苦相是绝不讨喜的,能够得到太后的宠信而身居高位,可见他确有过人之处。

    我走上前,鞠躬行礼:「臣,大英帝国爵士亨利·欧格纳,给大清国太后请安,太后万福金安。」

    太后虽似病容,但目光炯炯。她端详着我,用低沈醇厚的声音说:「爵士的中文真是极好的。」

    我微笑着告诉太后:「臣於光绪十九年进京,此後一直住在京城,耳濡目染,慢慢便可说中文。」

    她感叹道:「这也是天赋啊。」

    太后瞅了李总管一眼。

    李总管附和着点点头。

    太后问:「爵士当初因何来我大清啊?」

    我回答:「臣一直以来都对异国文明颇感兴趣,年轻时游历欧罗巴各国,而後来到亚细亚领略东方神韵,如今,英国使馆看中臣的能力,特邀臣留在大清国做翻译。」

    太后再问:「那爵士又是如何与庆亲王相识的呢?」

    我再回答:「庆亲王乃文人雅士,品味不凡。他常托臣买些西洋货,烟酒钟表之类。如此往来应酬,相见甚欢,便熟识起来。」

    太后cHa嘴道:「什麽文人雅士,他那是Ai赢面子罢了。」

    我勉强一笑,接着说:「两个月前,臣送一箱威士忌去庆王府。王爷很是高兴,邀臣同饮,席间他谈起了一件烦心事儿。王爷说,为了庆祝太后的六十整寿,朝廷想要扩建颐和园,奈何其中十亩地界儿现归法国商人德拉瓦尔先生所有。」

    太后埋怨道:「庆亲王没有告诉爵士他为何烦心嘛。那本是他家的土地,被他那烂赌的儿子卖给了法国人。」

    我告诉太后:「我听说,王爷还有g0ng里都曾派人去说和,希望德拉瓦尔先生让步。」

    李总管总算是找着了诉苦的地方儿:「可说呢,g0ng里派人去了几次,都被撅了回来。」

    他瞅着我,叨叨说:「咱是好言相劝,说愿意出两倍补偿,可人家Si活就是不答应。」

    李总管又瞧着太后,继续叨叨着:「奴才真是拗得慌。这要是咱自己人的地方儿,奴才今儿个派人铲平了它,明儿个他还得乖乖儿把地契送进g0ng来。可这洋大人,咱惹不起呀。」

    太后只哼一声儿,没有接话儿。

    等李总管发完牢SaO,我说:「太后,臣听闻此事,向王爷提起自己住在西郊时,曾与那德拉瓦尔先生有过几面之缘,王爷便请臣帮忙儿再去试一试。」

    太后问:「现下如何啊?」

    我答道:「德拉瓦尔先生已经同意搬迁啦。」

    太后连声儿说:「好!好!」

    李总管也在旁边儿笑开了花儿。

    不过,太后有些疑虑:「那法国人如此固执,爵士与他若是泛泛之交,怕也难说动他吧。」

    我说:「太后所言极是,德拉瓦尔先生X子古板,况且他家境殷实,单用钱是很难说服他的。」

    太后接着问:「那爵士是如何让他改主意的呢?」

    我略显得意地说:「德拉瓦尔先生是虔诚的天主教徒。臣当年在法国做记者时,与那天主教会的会长私交甚好。上个月,臣发电报给会长说明原委,希望他出面劝一劝。数日前,臣得到消息,会长已经亲自联络了德拉瓦尔先生,并将其说服。」

    太后夸道:「爵士真是JiNg明能g呐!」

    我谦虚地说:「日後,若再有涉及洋人之事,臣甘愿替太后出面儿接洽。」

    太后十分满意:「那真是再好不过啦。」

    话音刚落,她却叹了一口气,好像这事儿还没有彻底解决。

    我大着胆子问道:「太后,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太后说:「你说吧,不碍的。」

    我便说:「现在这土地之事已然解决,太后有了地方儿修园子,应该高兴才是,但是,臣以为太后仍似有愁容。」

    我说得很谨慎,生怕言语不中听,惹她老人家不痛快。

    太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赞我说:「爵士不但聪慧过人,而且心思细腻。」

    她向我诉苦:「如今有了地方儿,我是该高兴,可是高兴之余又不免惆怅。修园子光有地方儿还不行,还得要银子。当下,中原要治旱疫,北洋要建水师,这桩桩件件摊着手儿等着。内务府和户部又都哭穷,哪儿还有钱来修园子。」

    我问道:「臣听说,朝廷打算效仿西洋,发行债券儿和彩票儿。」

    太后说:「是啊。自古以来,税收,纳贡,如今再加债券儿,彩票儿,能想的办法都用上了,可每年多不过百万两。更别说,银子收上来,连个影儿都没瞧见,又都花出去啦。」

    我想了想,然後说:「太后可有考虑过向外国银行借款呢?」

    听到这话儿,太后和李总管相视一笑。

    李总管开了口:「这英国汇丰,美国花旗,法国法兰西,能借的都借了个遍。而且这些洋行给的利息都奇高。拿汇丰银行来说吧,张口就要一分八厘,这还到最後,利息几乎与本金持平,这哪儿是借款啊,分明就是抢劫嘛。」

    太后补充道:「正是这个理儿。」

    我思量一番,然後说:「太后,臣倒是有个关系。」

    太后来了兴致:「哦?」

    我说:「b利时通用银行,隶属b利时国最大的财团,近日刚刚在京成立分行。巧的是,臣的大学校友儿调任该行主管。此人现已到京,不如让臣去疏通疏通。」

    太后问:「爵士觉得可行嘛?」

    我乐观地表示:「通用银行规模不如花旗汇丰,利息自不会太高,加上刚刚成立,必定也想做笔大买卖,或许还有商量的余地,只是能出借的金额不会太大,上千万两不敢奢望,几百万两兴许能成。」

    李总管兴冲冲地说:「老佛爷,几百万两也可解燃眉之急啦。」

    太后说:「那就辛苦爵士啦,若此事能成,我必有酬谢。」

    我斩钉截铁地回答:「臣尽力去办,办妥为止。」

    太后指着李总管说:「好极了,你有什麽要求尽管跟他讲。」

    我说:「是。」

    就在我回话儿的当口儿,殿外响起了通传声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