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章 (第2/2页)
。」 太后再度呵斥:「你这哪儿是要带着皇帝上道儿啊,你这分明是要带着人民胡闹啊。我以前竟没瞧出你b那洋人心还坏,活脱脱儿一个卖国贼!」 文大人再度反驳:「蛮夷之国祖祖辈辈赤身露T,不以为耻,今日有知之士觉醒,劝众人遮衣蔽T,岂料竟被枉称卖国贼!」 太后忍无可忍:「既然文师傅这麽急着穿衣服,那我就成全你。来人,拔下他的官服,给他换上囚衣,押入大牢,择日发配边疆。」 两名侍卫进殿,yu将文大人拽走,文大人挣扎着将二人推开。 「皇上!」文大人板着脸,郑重地喊,如臣子在喊君王。 皇帝低着头,气儿也不敢喘,他的手抠着袖口儿上团龙纹的绒线头儿。 「皇上!」文大人锁着眉,严厉地喊,如老师在喊学生。 皇帝低着头,动也不敢动,他的手还在抠着那袖口儿上团龙纹的绒线头儿。 「皇上!」文大人展了颜,温柔地喊,这一回,如父亲在喊孩子。他终於明白,皇帝还是原来那个皇帝,永远做不到「朕不能谁何也」。 皇帝终於被这一声儿给唤醒了,他猛地抬起头,似是听到他的亲阿玛在背後唤他。 「臣先行告退。」文大人说完,扬长而去。 皇帝把头扭过去,也只看到了文师傅的背影儿。 太后问道:「皇帝要去送一送嘛?」 皇帝赶紧把头扭回来。 翁大人知道事已至此,回天乏术,他现在最需要做的便是明哲保身。 他向太后请愿说:「啓禀太后,老臣年事已高,自知无力报效朝廷,恳请太后开恩,准臣归隐故里。」 太后批准了他的请求:「翁大人劳苦功高,大家看在眼里,也会记在心里。宣我的旨意,着留翁同龢赏食全俸,准其还乡疗养。」 翁大人给太后鞠一躬:「多谢太后恩典。」 他再给皇帝鞠一躬:「皇上,臣先行告退。」 翁大人退了下去。 皇帝不敢回头去看翁师傅最後一眼,他怕太后再问他要不要去送一送。 太后开腔儿:「皇帝这半天没说话了。」 皇帝表个态:「皇爸爸,儿子惭愧,是故自己糊涂,轻信臣子之言。」 太后还得再踩踩实:「皇帝可看清楚啦?」 皇帝检讨说:「是,儿子急yu复兴王朝,险些酿成大祸,愧对列祖列宗。」 太后借坡儿下驴:「皇帝还是年纪轻,阅历浅,人家给你画个饼,你就觉得香。」 皇帝认了错儿:「皇爸爸教训的是。」 太后打一巴掌又r0u一r0u:「不过话说回来,这也不能全赖皇帝,我也自责,不该让你独自主事。」 皇帝学起那蠍勒虎子断尾求生:「皇爸爸,儿子之所以理智昏聩,不能明辨是非,皆因彼日积劳,身心俱疲。儿子斗胆,恳请皇爸爸归政,C持国事,替我大清把握分寸。」 太后还得再踩踩实:「皇帝可想清楚啦?」 皇帝答道:「是,儿子今日便着军机处颁旨,昭告天下,朕因心力交瘁,不足亲政,念宗社为重,再三恳求太后归政。」 他继续说:「另外,在朝官员,良莠不齐,倘有疏误,关系甚大,日後各部官员授职,须请太后批示。」 这每一字每一句都说到了太后的心坎儿里:「好,皇帝幡然悔悟,为时不晚。」 皇帝突然咳嗽了两声儿,不知道是装的,还是真的。若是真的,也不知道是累得,还是憋得。 太后疼惜他:「皇帝身子骨儿弱,打今儿起,就在养心殿里歇着。天渐渐转凉了,你少走动,记得按时服药。有我在这儿帮衬着,皇帝可以安心养病啦。」 皇帝感恩道:「多谢皇爸爸,儿子先行告退。」 说完,皇帝也退了下去。一个时辰之前,他风风火火地来。一个时辰之後,他又蔫不出溜儿地走。外边儿起风了,皇帝被吹得离了歪斜的。那个圆脸儿小太监用身子挡着风,护着他。 太后眯起眼睛,瞧着皇帝和小太监的背影儿。她问李总管:「那皇帝跟前儿伺候的是谁呀?」 李总管说:「回老佛爷,皇上的贴身太监叫福子。」 太后平静地说:「拉去杖责五十大板,不能留在皇帝身边儿了。」 李总管回答:「嗻。」 太后用手戳一戳那张连史纸:「你再好好查查,还有什麽人手上有这脏东西。悄悄地,不要声张。」 李总管再答:「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