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当满级大佬穿成小可怜儿_第124章 被捡来的弃婴(1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4章 被捡来的弃婴(14) (第2/2页)

您还能说出什么惊人之语啊!吓死他了!

    几乎半拉半抱、连拖带拽,把老爷子带下去了。

    忆苦思甜大会以非常隆重的方式开始,以无比喜剧的方式结束了,从那以后,村里再也没搞过这样的活动。

    叶初提前准备了大口袋,把同学们手里不吃的窝头都收走了,拿回家喂猪。

    现在虽然日子过的苦,但也没苦到需要吃这种窝头的份上。小麦、稻子、玉米、高粱、黄豆、白薯、土豆,混在一起总是差不多够吃的,谁会吃麦糠和玉米棒渣子呢。

    他们这个村小学,一年级一个班,整个小学,一共六个班,200多点学生。一年级有四十多个人,到了六年级,连30个都不到了。叶初看见一个收一个,没收全,但也收了一百多个小窝头。

    她费劲巴拉的拖回家,叶海波问清楚了这里面是什么东西,嘴角直抽抽。但是他鼓励道:“干得好。这种东西,人不吃,扔了浪费,喂猪正合适。”

    冬天开始的时候,生产队还流行起了早请示晚汇报,家家户户每天早上起来先对着伟人像,阐述今天一天要干什么,请示工作。晚上还得对着伟人像,讲述今天一天都发生了什么,汇报工作。

    叶初有一天遇到叶军。这么大的小朋友都是站在炕上,跟着大人一起请示汇报的。

    “那你都汇报什么了啊?”

    “我昨天晚上汇报的时候说,我今天中午偷吃了我哥藏起来的一块糖,前几天奶奶给我们一人一块,我的吃完了,我哥没吃,藏起来了,被我偷吃了。我做错了,以后再也不会这么做了。”

    “然后呢?”

    “我哥打了我一顿。”

    “然后呢?”

    “我哥就汇报说,他今天打了弟弟,没有友爱兄弟,做的不对,以后他不会这样做了。”

    “……”

    这个早请示晚汇报的活动,在南山村没有持续太久,差不多到68年就停止了。大概是生产队整体的革命情绪不够热烈,大家也都不太提的起劲吧。

    这辈子,地主富农们虽然还是没有好待遇,干活都得干最累最差的,日子得过成最苦最难的样子,社员们还是不敢靠近他们,但他们不用担心走在路上被人吐口水、被人扔石头,不用担心哪天就会被绑起来跪在那儿忏悔,大家保持距离,反倒给了他们一种相安无事的安全感。比起上辈子好太多了。

    但是地主富农的后代,依然婚事艰难。其实那些年轻的小姑娘小伙子们,自身条件都挺好,但是在这个年代,就是姑娘嫁不出去,小伙子娶不上媳妇。都蹉跎到二十好几,快三十岁,最紧张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才纷纷成家立业。

    卫兵们唯一保住的行动,就是贴大字报。这个叶初不管。

    曾经她还看过一张大字报,批判一个社员没有阶级斗争意识。具体表现就是,他和一位成分被划成富农的村民擦肩而过时,打招呼了。

    这俩人本来就认识,而且熟的很,结果现在遇见了,俩人都停了两秒,内心挣扎了一下要不要打个招呼,当然,最后没有打,因为富农不想给别人添麻烦,而这位被批判的村民也担心惹麻烦。所以,俩人犹豫了两秒,就各自离开了,根本没打招呼。

    但是看见这事的人离他们有点距离,没听见声音,通过他俩停留的那两秒,推断俩人打招呼了,就写了张大字报来批判。

    整个大字报墙上,全都是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因为现在没有批斗了,大家对大字报也不怎么畏惧,这面墙就成了个笑话儿来源。有人闲着没事,每天都要来逛逛,看看村子里发生了什么好笑的事情。

    也因为这种一点小事就要上墙的情况,村子里的人整体上都还是谨言慎行,一句不敢多说,生怕行差踏错,自己就成了墙上的笑话。

    而且,虽然不批斗了,但要是真的说错了话,还是要关几天菜园子的。现在菜园子的条件更加艰苦,因为又来了几家下放人员,原来的破屋不够住,又临时加盖了窝棚,连个窗户都没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