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竹语作品:心中只一人_第五回一帖神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回一帖神医 (第2/4页)

意思,姑且先照他说的去做。第二年,朱槿花很快开了;叶子很茂密,金老板跑来告诉神医。神医似乎早就知道,只是淡淡的道:成了,你回去吧,会有人送钱上门的。金老板还是不相信。五天後,来买朱槿花的人一个接一上门。原来从那天起,神医每开一个方子,一定要有几片朱槿花的花瓣。那些人到药铺买不到朱槿花,回去问神医,神医就指示他们到金老板家里去买,所以他家门庭若市,自此发迹。」

    林天来缓缓点头,道:「原来如此,这我从未知晓。」此时已接近子时,林天来毒发,额头汗滴如雨,剧烈呕吐。八无不忍,yu以少林至纯至yAn至刚易筋经灌注林天来,无奈林天来全身蜷曲,如车轮转动,无止无歇。八无束手无策,只好轻轻念起金刚经,希望能减轻林天来痛苦。

    过了一时辰,毒X已过,林天来道:「大师,这……这毒厉害得紧……」八无示意林天来勿多言,保留T力。天sE已晚,八无至知府府客房歇息,三人明日将启程前往一帖神医住所求医。

    次日清晨,八无问韩业道:「不知那一帖神医住所何在?」

    韩业道:「一帖神医原是京城陵圈人,他年轻的时候,生X散淡,不求名利,常喜游历名山大川,采来草药,在京城出售。不过,他卖药时,最不喜他人讨价还价,其实他天生应该也是倔脾气。他的药是不二价的,谁买药时要是多说一句,他就不卖。五十年来,都是如此。一天有个nV子前来买药,她并不知道,面前这个老头就是一帖神医,便很习惯还起价来。神医当然不会为这个nV子破坏自已的规炬。那nV子喋喋不休,神医乾脆扭过头去,不再理她。更激起那nV子的愤怒,她对着这个倔老头发火道:哼,你又不是一帖神医,你也想不二价吗?事後,一帖神医中很不平静,自叹道:我在市上卖药,为的就是逃名。可今天连这个区区小nV子,竟然都知道有个一帖神医,我还卖什麽药啊!他从此取消了京城卖药之举,彻底遁入山中。现在应该有九十岁了,一个人独居於杏林小轩。」

    八无和林天来均想:「九十岁的老人,依然行医不辍,JiNg神可佩。」

    林天来叮嘱韩业,有任何田家大案或田夫人线索,要立即禀报。随即出发,上次把林天来从海山镖局载回知府府的马车还在,就由八无亲自驾车。

    经过一日赶路,来到传说中的杏林小轩,已是夜间。轩内一人,负手而立,林天来只觉身影甚是熟悉。进入一看,竟是田老板家的厨子万刀一!当林天来在田老板家问案,第一次见到此人,心中忽然觉得像是被人用大槌重重狠狠槌了一下,但他怎麽想就是想不起来在哪见过。现在又於此相见,这种感觉又在心头升起:「眼前之人怎麽如此面熟!我一定在哪见过他的!」

    林天来大为惊奇,急问:「你怎麽来神医家?原先的田家到底出了什麽事?後来你有再见过田夫人吗?」万刀一道:「老爷发生不幸後,夫人给我们一笔钱,算是给我们的安家费,要我们另谋生路,我也就离开了,实在不知夫人在哪,也不知後来发生的事。有一次身T不适,来求助神医,後来神医正钻研食疗效用,恰好我又懂烹饪,两人越说越投机,我就在此住下了。」林天来听毕,虽觉疑点甚多,但就是说不出怪在哪里,拼命思考,不得其解;心中有个疙瘩,眉头深锁,忧心忡忡,x口很闷,极为痛苦。

    万刀一道:「两位连日赶路,想必饥饿,且让我送上馄饨,给两位暖暖胃。」来到西侧小厅,中央置一「馄饨担子」,苏州俗称骆驼担子,前头是锅灶,下有炭火;後头上格置各种酱料,中格放碗匙与筷子,下格有cH0U屉,中有隔层,左置馄饨,右放面条。最下格放置汤罐,内有原汤与青菜,洗碗的水盆与用水则悬於担外,叫卖敲的梆子则绑在後支撑棍上,两头以扁担相联,其上有薄木板凸起似驼峰,故名。或因担子过沉重,挑担者负荷似骆驼而名之。

    八无茹素,万刀一心细,馄饨内馅以剁碎香菇和豆乾包成。万刀一道:「神医为人治病後,不受谢,不收礼,只要求治癒者在他房前栽种杏树做纪念。轻者一株,重者五株。数年後,蔚然成林,红杏累累。建一草仓,告诉人们,要杏果的,不用付钱,只要拿一斗谷子来换。如此,谷子堆满仓,他又用这些谷子就济贫民。所以此间称杏林小轩。」八无微颔称许。

    眼见子时又将届,八无十分忧虑林天来病发,道:「不知神医是否肯医治?」万刀一道:「神医医治寻常百姓,手到病除。可是医治达官贵人,有时却不能生效。甚至治疗时程更久,花费药物更多。这段日子我与神医研讨食疗医术,神医曾感叹,贵人b百姓难治,有四大原因:行医讲究神与意,肌肤之间判别非常微小,大夫按神意运用妙术。针石之间,相差毫末,效果相反。这种神意存於心与手之间,可以治病而难以言宣。而贵人在接受珍治时,存在四难:一是往往自以为是,自作主张,不从大夫的治疗意见;二是常常不Ai护自己身T;三是T质不强,不能接受药物治疗;四是好逸恶劳。正是由於贵人存在上述四难,所以疗效有时不好。」

    林天来与八无对望一眼,均想:「这真是闻所未闻,绝妙理论。」心中对神医的崇敬,又添一层。就在此时,屋内传来生歌声,那沙哑又嘹亮声音唱道:

    要活九十九,早起看日头。

    要活九十九,走路甩开手。

    要活九十九,清晨跑步走。

    要活九十九,不怒少喝酒。

    要活九十九,不怕贤妻丑。

    要活九十九,睡觉不蒙首。

    只见老人身形极高,b一般人足足高出一尺,但又极瘦,彷佛木片,走起路来轻轻飘飘,摇摇晃晃,宛如纸鸢,正是祈一帖。他今年高寿九十,但望之如七十岁,白发白须,手长脚长。

    万刀一轻轻一笑,走进内堂清洗碗筷。

    八无双手合十,道:「久闻神医威名,技压天下,无人能出其右。这位林大人急公好义,日前办案,不慎遭暗算,烦请神医妙施圣手,为林大人疗毒。」祈一帖微微一笑,道:「两位请随我来。」林天来与八无大喜,以为开始疗毒,跟着神医来到内堂。

    没想到内堂甚是雅致,文房四宝倶足,却不见针灸药帖或任何药材。

    原来祈一帖非常重视写字这桩事,并以善於书法而自傲。他对文房四宝都很考究,一定要用象牙、犀角做笔管,用细劲的狸毛做笔心,笔心外用秋兔的毛覆盖,用这样来制成笔。他用的墨-定要用松枝烧出的细烟,还要和入麝香,使其香气久存不败。对纸的选择也极讲究,只用那质地坚薄、又白又滑的好纸。一幅字写成,更是自重自Ai珍贵得不得了。

    八无微微失望,林天来有点心急,只见祈一帖兴致B0B0,喜道:「两位请看。」八无以为是药方或是药材,但见祈一帖拿出二王真迹等书法作品,都是唐贞观年间,太宗命魏徵、虞世南、褚遂良等大家监定过真伪,判定无误的。其中王羲之的墨宝,楷书、行书一共二百九十页纸、装订成七十卷;草书二千页纸,装为八十卷。王献之,张芝等人的书迹,则根据多少各自成卷。在每页每卷的骑缝和首尾,都盖了「贞观」字样的印章。凡是草书帖,都有褚遂良楷书小字的释文,用另纸写好附在原作之旁。这些书法作品,许多都是汉、晋古本,也有一些是梁、隋的官府藏本。

    祈一帖道:「一个人在某项技艺到达颠峰之後,一定要培养另一项嗜好。」对自己的收藏颇为自负,得意洋洋。

    林天来眼见子时快到,忍不住问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