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20 B宫前夕 (第2/3页)
侍卫带着独有的高昂嗓音打断了二人的对话。 “报——!” “何事?” “陛下,派出的五百羽林卫被全歼。” 太和帝只觉兜头被泼了一盆冷水,身子都摇晃了下,比起听到边关告破都要来的震惊,他顾不上身份,径直站了起来。 “什么!” “怎么可能?” 方御史也难以置信,不过他的难以置信的并非是指羽林卫被全歼这件事,而是为何羽林卫被全歼他没有收到任何风声,还直接报到了皇帝这里。 “陛下,五百羽林卫的监视纵然她是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去,此事蹊跷,怕是她的jianian计。” “jianian计?你指的是她成功避开五百羽林卫的监视还把消息传回京城,直达朕的天听,在此之前朕什么风声都没有收到?”太和帝根本不信,五百羽林卫被全歼姑且说的过去,被忽悠至此亏方御史说的出来,若五百羽林卫这么无能,那皇宫的安全岂不是堪忧? 方御史发现自己情急之下失言了,忙解释,“陛下,老臣不是这个意思,她向来狡猾,又养了私兵,全歼羽林卫也不是没有可能。” “可那也不至于悄无声息吧?莫不是……”按理说五百羽林卫怎么都不至于毫无招架之力,要么消息被拦截,要么就是根本没有传消息,不管哪一种可能对他都是不利的,更严重的为后者。受到伏击却没有上报,莫不是有人给羽林卫下达了指令,公主西北之行具体情况要瞒着他……若真是那样,刺杀公主的事就是真的,皇家羽林卫竟然不听命于他,还有人越过他去刺杀皇室。 想到这里太和帝实在坐不住了,竟是谁人如此大胆,他深深的看了方御史一眼。方御史也是精明,表现的滴水不漏,“陛下,当务之急还是先解决她要谋反之事,羽林卫的事以后再查。” “朕还需要你提醒吗?方勉听令。” “老臣在。” “朕会派人去青州调查,在此之前,朕命你为京城驻军总都督,守卫京城,安全起见你的家眷便先迁入内城吧。朕会以皇家之礼保护,朕便与全京臣民同生死。” “这恐不妥罢……” “方爱卿放心,朕会以皇家之礼保护你的家眷,爱卿放心守卫城门,朕会与全京臣民同生死。” “微臣,遵旨。”虽看出皇帝此举是有意控制他的家眷,但皇命当前不得不从,方御史纵然有万般不愿也只能应下来。 “退下吧。” “老臣告退。” 方御史离开后,太和帝又叫来大内侍卫,“传信于右将军,就说进京面圣。” “是。” 把一切安排妥当,太和帝神色依旧凝重,他环顾这金碧辉煌的大殿,思绪如撕碎纸屑翻飞,有飞至高空,也有落到尘埃,貌似暗喻着什么。 看来,太平日子真的不长了。 时间一晃眼就到了六月,灾情初步稳定,苏娘在峭壁上站定,俯瞰着长年累月占据西部半壁江山的焦土因为夏季雷雨带上了些许青翠,环境虽然贫瘠,至少rou眼可见生机,也提醒着她是时候与前尘往事做个了断了。 她知道皇帝已经知晓羽林卫全歼的事,留守青州的人也传来消息说朝廷派了重兵过去。虽然青州的人马已经撤离,但青州有太多没法销毁的证据,被找到只是时间长短问题。她已经箭在弦上,可到了现在还是没有弄清冰蟾的真相,有一股不甘的想法围绕在心头,虽然她说过干脆把有嫌疑的都杀了,可若是可以谁会不想手刃仇人?特别是害她至此的仇人。 沉默的时候太阳不知不觉已经高悬天际,影子渐渐变小,最后紧缩在脚下。苏轻舟走过来,崖边的女人一袭白衣,与其说是白衣,不如说是缟素,短短一个月女人的身段就瘦弱了许多,腰封随意系着,松松垮垮的,衣袂翻飞,发丝飘舞,无意中把她衬的清瘦非常。她上前一步,“公主,京城那群老东西有动静了,是时候离开这里了。” “是该离开了……”苏娘喃喃说道,她看向脚下,这处峭壁下是一条绵延百里的峡谷,谷中植被青翠,是西部贫瘠土壤中为数不多的青翠之地,宛若初生。 一月前与姬墨舒在谷中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时至今日,物是人非。不知是饷午阳光刺眼还是什么,她的眼睛酸涩异常,形单影只,迎风流泪,有种风烛残年之感。 自打那夜分别之后她便再也没有见过姬墨舒,逼问那伙人也只是知道姬墨舒没有被抓,是死是活她却不清楚,可她相信姬墨舒肯定活着,只是一时来不了……肯定是这样的,毕竟那家伙非常顽强,绝处都能逢生。 “你真的打算现在北上?”苏大夫也走了过来。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那行,我传信过去,届时公主一声令下,我们便直接带兵冲进皇宫。” “好。” “只是。” “怎么了?”苏娘回眸,苏轻舟好像有话要说,“有话不妨直说。” “我不知这话当不当讲,冰蟾真的不查清楚吗?冒然过去,不仅要直面皇帝的人,还要提防冰蟾那伙人,恐怕。” 苏娘不等听闻便笑了出来,她的笑声很冷,眼神更是如此。苏轻舟浑身一僵,不由得看向苏大夫,那眼神太冷了,里面没有那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野心与豁出去的肚量,反而全是压抑不住的癫狂,完全就是孤注一掷。 “对呀,要不缓几天?这样武断恐有生变。”苏大夫也劝道。 苏娘冷笑,“生变?你指的是兵败?”京城共十万禁军,可是禁军需要分别驻守在皇城各个出口,皇宫只有几千羽林卫,皇帝不仅要提防她,还得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