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恶之世_正文1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正文15 (第2/4页)

那么容易,让人以为不是什么严肃的事了,只是平常的交流文化,文化交流的必须品。

    谁又能决定一切呢?以为自己站在了不会倒塌的山顶,坚固温柔的台阶,如日中天。人们不会为此感到有所触动吗?还是说那些都不算了呢?当年所有看过流星暴的人们并为此惊艳的人们都已经走了,本世纪终有一天也会这样吗?

    这世界道阻且长,人们不是一般的包容自己。可以毫无理由的更加珍惜,听下去会让人忽略的像假的一样。沉默或者我很抱歉,那里什么都没有,风景也不是好的。万事不尽如人意,从未开始的救济。

    无论选哪个都是越来越达不到目标,人们从来都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好的标准更高,坏的标准也更高。人们能对活着的人好,却不能对死人,坏人也不可以。对活人说不出来,对死人可以说出来的是什么,我并不需要知道答案。

    到最后善恶都已经不重要,那时一切都不用在意了。可是还有需要在意的时间点,就是现在。

    藏好了,像捉迷藏那样。这里可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从一切都好转变成一切糟糕的感觉,半天、半小时、半秒、半毫秒,其实可以更短,半普朗克时间,还能再短吗?往前看着不像能活的样子,藏到最后只剩自己一个。

    谁一生都很安全,在有生之年以来不会有这样的轰轰烈烈。爱生恶死,紧紧拥抱在一起的庆祝。让你感受到世界的极乐,果然时间就是要用在这种事上,带劲。让人感受时间过得飞快的感觉,一切结束的感觉不存在。

    友善的人之所以友善是因为欲望得到满足吗?还是人本来就是这样友善呢?真难猜呀。因为人善变,真的很会变,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每一个瞬间都要有新的认识,如机械程序更新,还要比这更快点。

    也许现在很安全,所有人都觉得安全的时候最危险。只是觉得危险也不见得安全,现在的状况似乎在说没有哪个名言能完全正确,只有当下的身临其境的感受才是最准确的。

    这是牺牲带来的一智,以生命为代价来获取的知识。这是事实,只是从来没有谁告诉我,为什么牺牲一定就能带来什么?为什么一定代价得是牺牲?牺牲只是牺牲,这是我看到的最直观的感受,一定要用牺牲换来的东西也许没有意义,或许带来改变的是其他的。

    在懊悔和悲伤中错过更多,可是个懊悔和悲伤都不起来的事,可人们偏会在这上面乱了心思,如果全然不在意才能获得幸福,古老笑客的笑容也显得古老。

    颠颠叨叨的相遇,颠颠倒倒走向你。有人送命有人寝,这样杀人不用坐牢。废物就要废物利用,没用就要变得有用,又不是努力一把就能做到的事,就努力到能做到的多少把次。

    数字便于理解,简单的数字便于理解,更能让人直观的感受到情绪,毕竟情绪总是相似的,人们知道是什么样感觉,只需要重复这个次数,人们就能感觉到你想表达的感情了。重复的达不到的总要再试一次,所以能不能记住感觉却没能记住次数。

    零和一的差距无限大。

    做到十万分,是吗?满分一亿。那一百万。那就满分后面再加一个零。

    混乱数组,语言的递归。最快最迅速最绝对最稳定,让人惊艳艳羡于精准完备确信美妙的解法。不是机器得出的结论,而是最了解人心的人想出来的计策。

    话虽如此,我其实并没有想出来。在语言贫乏的当下,是作为的显眼更贴切,还是作为背眼的更贴心。与理论最远的艺术,稀松平常的情绪稳定来源,你想说镜头语言吗?

    不要因为顺口就觉得答案是正确的,这是在大言不惭的说些什么啊。看到你们做不到,有谁能容忍到一万次呢?怎么样才能做到,让人知道,世界还能这样。

    不怎么追求理性的欲望,这种形式算是这个世界特有的,体验罪恶的感觉,在这个世界也免不掉。即使知道那是怎样的痛楚也什么都不重要,其实活下去之类的说辞在说不出来的时候也没那么紧要,什么时候没有投去冷漠视线就是礼貌。

    我懂得,我知道。什么重要紧要,都是人道。毕竟这是活在这个世界的规则,要遵守。如同曾经的这里,曾经的世界,他们做的那样。命运无意中一瞬间抵达了最快传播效率,作用万千,好似比什么都有效。

    可能会出现再坚持一下就好,然后更加后悔后悔到不能自已,只能对自己动刀,有不少有多少。愁眉不展才符合人性想要,远离反而招致信任,管什么艺术,管什么科学,是迫切又真心实意想致人于死地,情绪激动了就什么都顾不得了所以理不能偏心。

    这些数据的保存有多么随意,因为跟来源不匹配。独到观点,听信花言巧语。强烈的深刻记忆,记忆美化缺失。在变质后更加变质。

    直面尴尬的欲望会怎样不危险的情况下多人在旁,不能逃避的事,只能尽快去接受吗?无所谓到一定程度了。不用在意一切,只需要思考一个问题的那种。只是细想来好像都有所谓,哭的笑的平静的偶然的一句也说不出去了。

    当个疯子比谁都开心,确实没错。也不是一定不行,大家永远活在笑料中。搞笑的结论延续几百年,损害众人知性的感觉,每个人都心甘情愿。

    是不是别人有问题,要知道自己没有问题之后才能知道。这算是规则怪谈吗?人们习惯了模仿别人,与生俱来就是这样。人们对每一件事的想法如果要参考完其他所有人的想法是不现实的,为了顺利发展,人们通常会偏向于大众的想法。就算不喜好也会偏向对方,就算不合理也是。如果理由只是不想起冲突而已,那么支持小众想法的人永远都要沉默太荒唐了。

    偏向性求助认同,有过交流和联系的人大概会有这种行为,对于对方的意见大多数时候会比较偏向于附和认同。

    怀揣善意的好人永远都会被亏待,这个世界的现实就是这样,真没想到过得如此可悲,透心凉。如果未来还是那样,谁又能坚持下去呢?以为未来社会还会像现在这样的悲观预见,倒也不怎么显得愚蠢和目光短浅了。

    它是在严谨的世界里报错的机器,响亮你的红灯。

    不是所有机器都有资格被称作机器,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被称为人。虽然不是很赞同,但也不会刻意反驳。

    强风吹拂。将气味连同声音一齐吹散了,人也往后退了一步,暂时不能控制身体的感觉。飞鸟集群从高天顺势而过,完全有光的天了,还是要睁大眼睛才看见。

    光情关天,欢情光天。和谐光源的材料,天空被加上一层,眼睛被加上一层,城市被加上一层,世界被加上一层,你我被加上一层。要学会光学隐身,童话中才会出现的音和云朵去借鉴。

    如果可以早点面对世界,你想将闹钟调到几点?四点,五点,比早晨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