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骞彻:温柔年上伺候小皇帝 (第1/2页)
背景:二年冬十月,御史大夫赵绾坐请毋奏事太皇太后,及郎中令王臧皆下狱,自杀。丞相婴、太尉蚡免。是一个刘彻比较痛苦的时期,张骞已经是宫内侍卫。刘彻:16-17,张骞:23 刘彻登基第一年,伴随着窦婴田汾的被免职,连带着两位他亲自选拔的大臣的性命,给他亲自指导的改制画上了一个句号。 烈日高照,张骞尽职尽责的站在自己的守卫处。跟他换班的年轻小伙姗姗来迟,足足晚了半个时辰。 见张骞脸色不好,小伙连连赔礼。不是他计较,实在是人有三急。 “这好办啊,我知道宫里有个最近最隐蔽的地方可以…..” 张骞照着去了。未央宫实在太大,哪怕是装了这么多人进来,仍会有好多地方空着。他颇有些惬意的在这个风景宜人的地方散起步来。 这边有一个很大的水池,岸边是鳞次栉比的大石头,一抹明黄色的身影在不远处,姿势有些过于随意的倚靠在巨石上,张骞紧张的躲到了侧面的大树后边,这不是陛下吗,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周围连个看守的人都没有。 刘彻也不嫌石头硌人,居然靠在那里一动不动,张骞看到他拿着书简的手垂落下来,宽大的袖袍也在随风晃着,不时的漏出藏在里面的手臂。 半下午的阳光并不是刺眼,洒在刘彻的半张脸上,他闭着眼睛,不知道是睡着了,还是在思考刚才书里的内容。 张骞紧张的注视的他,在想该匆匆走开,还是尽职尽责去查看皇帝是否安好。 思考间,眼前的一幕令他瞪大了眼睛。他看到皇帝抬起另一只袖子飞快的抹了一把脸。他的动作转瞬即逝,但是张骞看的很清楚,这是在拭泪。因为距离的原因他无法看清皇帝的脸上是否有泪痕,可是他看到皇帝抹了一把脸,又抹了一把脸。 张骞捂住狂跳的心,惊慌的躲到树后,将自己的身体完全隐藏起来。他突然开始觉得当今的陛下确实还那么小,听说昨天晚上赵、王两位大臣在监狱里自杀了,他是因为这些事情在….哭吗? 还是说刚才其实是自己错觉? “谁在那儿?出来。”刘彻冷冽的声音传来,这是他第一次如此清晰的听到天子的声音传进他的耳朵,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夹杂着一丝丝的少年的稚嫩。 张骞还穿着侍卫的衣服,他整理好冠帽,从树后出来,跪倒在刘彻的脚下:“卑职见过陛下。” “你是谁?”刘彻歪头看了他一眼,“抬头,起身。” 张骞听话的站起来,身上的衣服摩擦发出金属清冽的声音。刘彻站在他面前,不过一只手臂的距离,十六七的少年,比张骞要矮上一截,他的身体也更瘦一点点,不过张骞觉得他早晚会变的很强壮。 “臣叫张骞,是未央宫的侍卫。”张骞的声音有些发紧,本就裹得严实的身体更是汗如雨下。刘彻打量着张骞,见他长得十分俊秀,标志的五官,长身朗朗,身着军装,十分帅气。伸手拍了拍张骞的手臂,嗯,很结实。 “刚才看到什么了?”刘彻的语气缓和许多。 “卑职看到陛下在睡觉。”张骞底气不足,声音小小的。 “哼。”刘彻甩甩袖子,十分不满意侍卫的不坦诚:“看到了便看到了,还说谎。” “陛下恕罪。” “你说,朕是不是很没用。”刘彻的声音很轻,有点淡淡的失落,他无法忍住不去想为了他不为难而在狱中自尽的赵绾和王臧,他无法不去想老师走的时候回头看他的那一眼,还有窦婴和田蚡rou眼可见的丧气和颓废。 张骞突然激动起来,“陛下英明神武,是大汉之幸。不过….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臣愿意为了陛下的志愿粉身碎骨,在所不辞。” 刘彻认真的看着张骞的眼睛,这番效忠之词很好的取悦了他。他看到张骞深邃沉静的眼眸,他如此坚定的相信自己所说的话。 这种有志青年不是就是他需要的人吗? “好。”刘彻心中郁结之气稍有缓解,他走在前头,“陪我回去。” “是。” 身边早已经聚拢了人,不过张骞站在他最近的地方,刘彻似乎对他很感兴趣,一路上问了他不少问题。张骞也是受宠若惊,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给刘彻讲了许多民间的事。看着天子渐渐开朗起来,张骞心里生出一种成就感。 就快到刘彻的住所之时,他突然对张骞说:“张骞,你很不错,调职到我的进侍吧。”还是侍卫,不过在刘彻经常都能看到的地方。 张骞惊讶之余连连点头应下。 “韩嫣参见陛下。”一个不太和谐的声音响起,他似乎是专程来找刘彻的。 “平身。”刘彻语气轻快:“王孙,你找朕何事?” 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