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Questioer (第1/2页)
问:你最后一次见到李振华,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答:十一月二日,下午五点,在他家。 问:他让你过去干什么? 答:陪他上床。 问:你什么时候离开的? 答:六点左右。 问:这一个小时里,你们做了什么? 答:沉默 问:这一个小时里,他对你做了什么? 答:沉默 问:请你配合我们调查。 答:你们问过很多遍了,我说了,每一次都是一模一样的。脱衣服,干,拍照,吃饭!吃的是清汤挂面,因为他说我就值这玩意儿!他从来没有给过我钱,一分都没有!他说我要是敢说出去,就把照片贴到学校公告栏,让邯江所有人都知道我就是个不要钱的婊子! 问:请你冷静。谭警官,给她倒杯水。 答:沉默 问:你们第一次发生性关系是什么时候? 答:九月十八号,星期一。 问:什么原因? 答:我之前生病请了一周的假,他说要帮我补课,让我去他家,然后就强jianian了我。 问:什么病? 答:食物中毒。我不小心吃了坏掉的木耳。 问:怎么回事? 答:我一个朋……同学,她每天都自己从家带饭菜来,经常邀我一起吃。那天她说她不爱吃木耳炒蛋,就都给我吃了。 问:她和你一样都是自己做饭吗? 答:不是,她家有保姆。 问:你事后找她了吗? 答:没有。 问:以前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吗? 答:没有。她家条件好,饮食方面很注意。 问:所以你觉得她是故意的? 答:对。 问:为什么? 答:因为过几天有一场数学竞赛,只有第一名才能代表学校去重昌接着比。 问:你跟老师反映过吗? 答:我跟那个人说了。他说,以后还有机会,让我别灰心。 问:李振华吗? 答:嗯。 问:他主动提出让你去他家补课的时候,有说过收学费吗? 答:没有。 问:据我们了解,李振华在邯江算是一流名师,平时收费不低。他承诺给你免费补课,你就没有起过疑心吗? 答:我是他的课代表,他平时也对我不错,经常会给我送些资料之类的。而且他说,如果在学校被人看见开小灶,反而惹闲话。 问:你们多久发生一次性关系? 答:不一定。他老婆不在家的话,他就会让我过去。 问:为什么没想过报警? 答:沉默 问:请回答我们的问题。 答:因为没有人会信我。 “看吧,这就是小地方。” 一只手臂越秦骁他面前,手指一拨,将卷宗合上:“做个笔录都做不明白。颠三倒四,脚踩西瓜皮,难怪这么久都没进展。” 秦骁赶紧起身,在上首的位置拉出椅子摆好:“老师,您坐。” 胡正明随意摆摆手,示意他别忙:“来,瞧瞧这个。”将一条细细的项链抛给他。 秦骁伶俐接过:“呦,您上哪儿找来的?”看见上面的红色十字架,明白了:“右手意味着神的全能和救恩的接收?您还是认为,这案子和邪教有关。” 胡正明赞许地一点头:“准确地说,‘圣功教’。” “是,这玩意儿最近确实在邯江一带挺活跃,听这边派出所讲,上个月刚端了一窝。” “所以啊,我刚让下面的把这类人也查一查。”胡正明两手一摊,像个老顽童一样笑起来,“反正他们闲着也是闲着嘛!” 秦骁握住小小的十字架,端详起来:“对了,警方当年有没有考虑过梧桐杀手和邪教有关?” “当然,只不过没有下文就是了。” “是吗。” “你怎么想的?” “我们之前排查的时候,没有发现李振华的社会关系里有任何宗教人士,他和王瑶两个都是共产党员,主动接触这些东西的可能性不大。当然也不排除他是被单方面盯上了,毕竟在外人看来,他德高望重,又有智慧,很符合圣功教对圣者的想象。”秦骁思忖片刻,又说:“但根据目前的线索,池文西是唯一具备杀人动机的人。并且,她和本案凶手指引给我们的那个人,还有非同一般的渊源。” 秦骁顿了顿,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胡正明的反应:“这种季节,梧桐叶都不好保存了。凶手故意在现场留下这个,要么是为了混淆视听,要么是挑衅、表演。现在将近一个月了,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凶手不大可能迟迟没有下一步动作。” “你的意思我明白。除了抛尸的林子,我们目前还没发现第二犯罪现场。假设推测凶手就是在那里杀害了李振华,只能很可能说明他们本就认识,并且出于某种原因,只能避人耳目地见面——即使是在那样一个暴雨天气。”胡正明敛去笑容,目光现出严厉之意:“但是李振华手腕的伤口,明显是一个具备充足人体知识,且心理素质极高、经验丰富的人用专业刀具造成的。他简单粗暴地杀死李振华,却大费周章将李振华的右手取下,说明这就是他杀人的目的本身。这不像曾经的梧桐杀手,以折磨、观赏受害者为乐,用梧桐叶代替右手作为他的签名和示威。更不符合仇杀的思路。” 秦骁点头一笑,嘴角边出现括弧般的纹路,一贯冷峻的五官显得柔和不少:“所以,我和您分歧的根源,在于李振华的右手。” 胡正明表示同意。 “您记不记得,池文西还有一个离家多年的哥哥池文京,当初也是警方的怀疑对象。” “这小子我有印象,我当年没有参与这个案子,但在局里跟他打过一次照面,确实看起来很阴鸷。他是高一辍学,一直在街上混,他meimei出事前两三个月就离家出走了。警方后来在宏州找到他,确实没有发现任何证据,而他本人也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明,所以最后排除了嫌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