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音乐_我听《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听《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第2/2页)

上。4个字唱得很慢很清晰。

    其实——这两个字,是整首歌的最JiNg彩处之一,音调升高,彷佛抛出的鱼鈎在上升,缓缓形成抛物线的上升部分。「其实」这个词也含义无穷。

    你——一个快速的过度

    不懂——这两个字,是整首歌的最JiNg彩处之二,音调有所下降,彷佛鱼鈎开始下降,形成完美抛物线的下降部分

    我的心——音调回到正常,吐字速度也回到正常,最後在「心」上略加颤音的久久延长,彷佛钓鱼鈎已经稳稳地扎进听者的心底,要将听者心灵最深处的情感g起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是整首歌,最有标志X,也最动听,最令人无法忘记的一段旋律。整首歌中在4个不同的前後语境中重复使用这段旋律,每次都略有变化,第二次在「不懂」上音调继续拔高,第三次在「用不在乎」上放缓,形成ga0cHa0後的一个小的平静,最後一次在「哭泣的眼睛」放得更缓更平静,尤其最後两个字「眼」和「睛」都有缓缓放下的长音,彷佛长舒最後一口气,心情彻底地放下。

    这首歌特别适合在夜深人静时,一个人躺在床上或者斜卧沙发上闭目欣赏,歌词的意思很简单清楚。这是「我」对「你」的一段独白式回应,先陈述「你」对「我」的抱怨,连用三个b喻,像云、像梦、像谜,感受不到「我」的实实在在的Ai,这是主歌,副歌是「我」的辩解,一个很有诗意,也很常见的理由,「因为Ai得太深。」这是Ai的辩证学,越Ai越不敢Ai。这个主题,很多Ai情歌曲都有变现,b如王力宏的《你不知道的事》,越是Ai,越是有些话不能说,越是要「盘旋在你看不见的高空。」这首歌里是「暗地里哭泣。」北大二教,因为偏僻,人少寂静,因为高阔,可见夕yAn,让校园关播站的歌声彷佛从夕yAn的天际边清清楚楚地传来,有点像高中那年在山坡台阶上听到学校大喇叭传来的《雪绒花》。不同的是,上一次气势宏亮,欢乐萦绕,这一次空灵悠远,深藏思念。所以,歌曲欣赏的环境也很重要,县城春节的热闹街市只是让我对这个旋律留下了印象。二教的台阶上,先是长笛的前奏,破空而来,钻进耳里,又钻进心里,为随之而来的人声开辟了入心的通衢大道。笛声、歌声在二教的空旷教室、走廊、台阶上绕梁不绝,前声未歇,後声又致,相互激荡,如波涛层层相拥,层层叠加,同样的歌声,只是简单的重复,也能令听者「心cHa0逐浪高」。

    写到这里,想起许子东讲的一个故事。许子东是毕业於华东师大,留学美国,後来长期在香港任教的一个现代文学评论家,不同於其他评论家,他也同时长期活跃在网路上,将大多数评论家只在小圈子里嘀咕的话,在公开场合讲出来。许子东在华东师大的老师是钱谷融,许子东刚入钱门,就选了郁达夫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也确实平时积累了很多想法,想不到的是,真正动笔写的时候,一查文献,自己的想法大都已经被他人讲过,於是「绝望」,去请教老师,许子东说,钱说了一句话,让他受益终生,「那是因为你还没有在作品中读出你自己,找到你自己。」随後他思路大开,提交的读书报告,钱老师仅仅修改六个错别字,就推荐发表。许子东现在的讲座基本保持了这样的风格,结合自己的经历讲,不装不藏。

    我们欣赏歌也一样,你对一首歌有特别的感情,一定是因为,你在歌中听到了自己,找到了自己。但为什麽这些音乐赏析大都千篇一律,其实文学赏析,其他艺术赏析也类似。读之如拾人牙慧、隔靴挠痒?因为,他们不愿、不敢、不屑暴露自己的「yingsi」。钱谷融还有一段告诫学生的话,

    「文章写得好坏,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看有没有把你自己摆进去,特别是写散文,散文写得好或坏,文字技巧当然要紧,但关键是要有真X情,要把你自己摆进去,要逞心而言、无所顾忌。但是我们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呢?鲁迅就能做到。我们有人会想,自己是一个教师,写文章要谨慎,要不失教师的身份,不像我们教师的话就不敢讲了,这样缩手缩脚、瞻前顾后,怎么做得好?要做就要大胆,该怎么写就怎么写,要敢于披头散发,衣冠不整地大踏步地走出来,一定要等到穿好衣服,照照镜子再走出来,那就小家子气,就失去你自己了。」

    我那时大概21、22岁,没有谈过「恋Ai」,不知道怎麽谈,也不想谈,每日C心的全是那些课程。当时,我们高中来北大的,在我之前,毕业都回了四川。我好不容易从四川出来,担心自己4年後也回去。当然,其实,当时的担心还没到这一步,担心的是能不能顺利毕业。可是,为什麽这首唱给「恋Ai」的人听的歌,也令我深深的心动?童安格在歌中表达的是一种自轻自卑,一点自怨自艾,一丝可怜可悲,而当时的我是否已经感觉到了一层更深的伤悲?歌中的「我」至少还和他喜欢的「你」有过接触,两人还有面对面的交流,而且还得到「你」的喜Ai,只是伤悲於即将失去。而大学里的我,一无所有,也就无所失去,连可以用来失去的「伤痛」都没有。喜乎?悲乎?还是无悲无喜?恋Ai,至少先要有「你」,然後「我懂你心」,再後才有「你懂我心」。歌中的「我」至少走到了第三步,才唱出「其实你不懂我的心」,而大学的我,连「其实我不懂你的心」都还没资格唱出,距离歌中的「我」遥遥无期。到现在的年龄回头总结,当年的自己不觉得,其实,这确实是一件更遗憾、更悲哀的事,因为大学时候的年龄,是人生慾望最强,最渴望Ai的时期。不过,且慢流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人生最重要的事,都挤在那短短4年间,来催b你、压迫你,你只能做出选择,只能有得有失。时至今日,社会又往前进步几十年了,我依然看不到当今的大学生有更好的解法,甚至,未来的大学生,还会如我一般,含苦忍悲,默然前行,这不是什麽科技进步能够解决的问题,这是人X人生的本质问题。

    最後,发现钱谷融还有很多很好的话,这里再补充一段,

    「我觉得做人要真诚,做学问更要真诚,不把自己整个JiNg神都扑上去是不行的。过去说“JiNg诚所至,金石为开”。要得到一件东西,你光从表面看,你看不深,你看到的一般人都能看到,你要再深入,“从细微处见JiNg神”,特别是我们Ga0文学的,文学的东西总是从细微处显出一个人的个X来。文学讲究个人风格。一个人没有真诚就不会有什么风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