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听《祈祷》  (第2/2页)
、5天能闻到他煲汤的味道。可惜煲汤,我不但不会,而且太麻烦,我怀疑还可能很昂贵,经常在垃圾桶看到陈文杰倒出来的汤渣,非常复杂,Jr0U、红枣等等是我认识的,我不认识的还有一大堆。而凉茶呢,虽然不难喝,也不算贵,但我总不习惯,经常忘记喝。於是怀抱离开的想法,愁着找其他去处,自然就把个人私情抛开一边。我的同事中,尤其家在广东的,大都还是通过家族亲戚的网络发现合适的结婚对象。    再回到卡拉OK的现场,有领导在,有众多不同级别、不同年龄、不同个人情况的同事,唱歌的目的大概就不能主要为娱乐自己,换句话说,首先要唱给领导听,至少要过领导这一关,其次不要让其他同事反感。我唱歌很差,自从小学的音乐课,还有高中有次全班参加学校的合唱b赛,几乎就没有唱过歌。我都是坐在下面听,有时想,也许这种场合,唱得多出sE,不重要,关键是有人去唱,不开h腔,不出洋相,就很好,如果能够顺便把领导拉上来唱两句,就更好。最重要,让领导觉得不冷场,大家觉得气氛好。於是,自然排出那些飙高音的Ai情歌曲,《祈祷》这样的歌曲就非常合适,旋律那麽简单,人人都能唱,寓意还那麽好。我後来知道,《祈祷》也算华语歌坛的经典之作、传奇之作,名气很大,也曾流行过,只是我孤陋寡闻,所以,大家都选出来唱,也有道理。饭桌上的聊天也相似,多是一些不痛不痒的套话。南航大酒店,去过几次後,发现菜的品种、味道也是老样,也有味同嚼蜡的感觉。我自从离开广州後,很少很少再听到这首歌。就连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的一些公益晚会,也很少播这首歌,类似的歌中,《明天会更好》、《感恩的心》b较常听到。这大概就是广州,或者南航的地方特sE吧,在我心目中,成为我的南航记忆中的一个标志。    当时经常一起开会、吃饭、唱歌的,除了陈文杰,还有一个崔科长,给我印象b较深,他来自东北一个大城市,不过人斯斯文文,戴着方框金边眼镜,看上去像是江南书生,人劳处福利科科长,我估计,38、39岁的样子,我因为给人劳处做项目,他也算我的半个直接领导,这个科有4个员工,很多时候,他也得亲力亲为。他除了唱这首歌的时候,展示笑容,平时总是眉头紧锁,偶尔一个人cH0U烟、沈默,两鬓已有细微白发。他让我刚出校园,就见识到了中年男人的愁,那种以前只在辛弃疾词中读到的愁。那时我不理解的,我後来经历的事多了,见过的人多了,才知道中年男人的这种愁,真是太普遍。而且,每次见到中年男人的愁,我都会想起他,可以愁的地方太多了。不过,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职位的晋升。他那时正处於能不能升上处级的关键时期,以他老婆漂亮能g的样子,我估计,在家没少念叨。南航的科长有点像大学的副教授,处长有点像系主任,再往上就是总经理,相当於大学校长,一般人的最高职位就是处级。而且,我们当时都看到,处长就像雄踞一方的诸侯,不仅权力大,收入、待遇都b科长高很多,但科长和科员差别就没那麽大。当时,人劳处刚刚任命了一个b他年龄稍大一点的副处长。    组里还有从南开大学经管系毕业来的小罗,一个普普通通的nV孩,工作3年了,还是单身,有时饭桌上,领导高兴时,会劝她抓紧,她都是三言两语,用高知分子看透人生的口吻对付过去。来自新化的一个年轻人,刚来不久,才高中毕业,不知道他怎麽进的南航也在念叨自己学历不高,喜中有忧。一个刚刚生了孩子的cHa0州nV子,我还收到她发的喜蛋广东人生孩子的习俗,总是笑嘻嘻的,下班总是第一个立刻回家,说老公在外打拼,很辛苦,家务事不能让老公做,广东普遍传说的cHa0汕nV子的贤慧,她是很好的T现。领导也拿她来劝大家,娶老婆要娶cHa0汕的。总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当大家唱起这首歌的时候,除了为全世界的普罗大众祈祷,应该也有为自己祈祷的因素。2015年,我在纽约,突然接到陈文杰的微信,我们分别近20年了,他居然从别处打听到我的微信号。他在南航已经做到一定级别,要带着几个人来纽约开会,这麽多年过去,希望大家再见面,於是我赶去他所在的酒店,他们已经开完会,大家又一起吃饭。他说,「这是南航的合作酒店,不要客气,就像回到南航一样。」他们又搬出卡拉OK机,我又听到了《祈祷》。    最後简单介绍,《祈祷》旋律来自日本古曲,台湾翁炳荣作词,其nV儿翁倩玉演唱,1970年1月1日发行,几乎可以认为是上古时期的流行音乐,旋律简单,可以理解。顺便提一句,有首名字很像的歌,《我祈祷》,又名《心的祈祷》,臧天朔作曲,h晓茂作词,我认为是中国大陆1980年代难得的好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