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小编的无忧小筑_第十八章 续写基建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 续写基建文 (第1/2页)

    第十八章续写基建文

    到了五月十六号这一天,周日,金旦元上午赶去上海南站,去接亲人,从呼和浩特来上海南站的列车在九点四十五分到站,得说这个时间还是不错的,她七点多从花桥出发,九点多一点来到南站,在这里等了半个多小时,很顺利地接到了mama爸爸,一看又是带了许多的东西。

    金旦元接过行李箱,笑着说道:“何必拿这么多东西?多累啊,如果是直达还好,毕竟要从呼和浩特转车啊,中间多辛苦!”

    虞扬笑道:“不累,不累的,上海这边,什么都贵,我们能多拿,就多拿一点。”

    花桥镇的菜价她们也是见识到了,虽然比上海是略低一些,然而仍然是贵,与赤峰的菜场完全不在一个价位,所以两个人这一次来到这边,又是带了许多的食材,多数都是风干的,可以长期保存的,比如口蘑。

    回到家中,金旦元将那些食物一包一包地放进橱柜里,几大包口蘑啊,半年之内不用买蘑菇了,真遗憾自己并不会辨认蘑菇,竹林中长了许多蘑菇,假如自己懂得哪一种可食用,这种食物今后就不必在外面买,只可惜实在没有经验,不过好在到现在为止,自己是认得了荠菜。

    上海的菜场,三四月常有荠菜马兰头,江南的春季蔬菜,很是鲜灵水嫩,在这边都是菜农种植的,一大片一大片地种在菜地里,而金旦元虽然在空间之中也耕种着一块菜圃,然而种植的多是常规蔬菜,白菜黄瓜马铃薯四季豆之类,像是这一类野菜属的青菜,就直接在竹林之中采摘,真是不少呢,随处生长,天然的时令蔬菜,金旦元只要在各处挖一下,春天的几个月,餐盘里就有绿叶菜,只是品种略显单调了些。

    金嘉文在房间各处看了一圈,说道:“元元,你还没有买洗衣机吗?”

    到如今冰箱总算是戳在了厨房里,不必每天去菜场,然而却发现,洗衣机依然不见踪迹。

    金旦元:“妈,我准备下个月买这一件。”

    金嘉文摇头:“你这基建还没搞完啊!”

    洗衣机是很重要的家电啊,女儿工作这么忙,难道衣物还要手洗?即使日常相对清闲,也很不必把时间都用在清洗衣服上,有这个闲暇,可以看看书,听听音乐,或者画几笔画之类,洗衣服多么的枯燥无聊,不是有创意的劳动。

    金旦元:妈,我也是这么觉得的,还不如种菜,在菜园里工作的时候,还能够看看周围的风景,或者观察一下那些藤蔓长得怎么样,然而洗衣服,就只是单纯地洗,洗手间的空间很狭小的,所以古时候在溪边洗衣服,天气温暖的时候还是个放松心情的方法。

    金旦元咯咯地乐:“妈,我这基建文还得再写一两个月。”

    除了洗衣机,还有微波炉和烤箱,都是需要添置的,虽然大体上已经完备,然而一些物件还是没有到位,新家的完善,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过倒也是一种趣味。

    虞扬看着厨房里的刀具:“这刀倒是很特别,挺好看的,不过这么小,能切菜吗?”

    而且还不是常见的小片刀,是尖尖的刀。

    金旦元笑着解释:“爸,别看刀小,然而特别锋利,拿来切西瓜,就好像切豆腐一样,‘咔’的一下就开了。”

    网购的日式厨师刀,因此裴俊凯评价:“厨房有东瀛风格,很时尚。”

    不过这种刀其实中式厨刀之中也有,竹屋之中的厨房里就有细长的刀,在那本讲中药材加工的图书中看到过,就在“鱼脍”那一个条目,里面的人物手中拿着的就是一把细长的柳叶厨刀,所以这种刀原本应该是用来切鱼的,生鱼片在过去是给认为是有治疗效果的,属于药材的一种,这种治病方法,在现在还蛮贵的,多是在日料店才能够吃到,只不过要考虑寄生虫的问题。

    “假如要砍骨头怎么办?”

    “让超市里给切好啊,不用自己做了。”

    实在有需要,空间里还有一把大铡刀,就是切药刀,又厚实又沉重,可犀利呢。

    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是十一点多,是该料理午饭的时间了,金旦元从桶里便捞起了五条金灿灿的,金线鲃,昨天特意钓来的呢,别的鱼都在其次,金线鲃是重中之重,几百块一斤,妈爸来到这边,当然是要尝一尝这种鱼。

    不过这一次,金旦元换了一种烹调方式,她将摇头摆尾的几条鱼浸在nongnong的姜汁之中,过不多时,鱼便死了,金旦元将浸透了姜汁的金线鲃料理干净,放在煎锅里,加了调味料煎熟,然后装盘上桌,虞扬看到了鱼,立刻就夹了一块放在嘴里:“好鱼!”

    金旦元嘎嘎地笑,当然是好鱼,云南有名的金线鲃,尤其我们这里是纯野生,虽然并不鼓吹吃野味,不过对于水产,金旦元总是觉得野生鱼虾更为鲜美,另外毕竟北方人,口味总是偏重一些,所以“山泉水煮金线鲃”虽然很是小清新,特别有自然风味,自己也不是找不来山泉水,然而还是把鱼煎着吃吧,在姜汁里面泡过的,姜味特别浓烈,还是在网上查找到的方法,云南那边吃金线鲃,花样很多呢。

    然后又端上经典菜肴:油焖笋。

    金嘉文吃着笋片,说道:“这种东西也就是在这边才吃吃,像是我们内蒙,哪有人吃竹笋呢?我回去买竹笋,超市里的人还和我说,本地人一般不买这个。”

    北方很少吃竹笋,尤其内蒙大草原的风景,似乎与竹林相距太远了,金嘉文身为美术工作者,还算是比较能够接受这种事物的,毕竟曾经画过竹林图,翠绿的竹竿下面生长着胖胖的竹笋,不过相当多的人就对竹笋很觉陌生,不会想到要去吃它。

    另外一种南北差异的食材,就是蒸rou米粉,在上海超市里很容易就能买到这种米粉,然而金嘉文回到赤峰,走了附近几家超市,在调味品区都没有见到,问了一下工作人员,说“没有”,想来也是啊,北方人有几个会有“粉蒸rou”的概念呢?都是红烧rou啊!

    好在如今是有了网络,可以在网上买,否则这种东西要自己做的话,还真有些麻烦,金嘉文已经喜欢上了粉蒸菜肴,粉蒸rou就让人感到,特别有南方风情。

    金旦元对此的反应是:“我已经准备了许多蒸rou米粉,你们回去的时候,带一包过去吧。”

    金旦元并没有特别多的时间,专门陪亲人游玩,工作相当紧张,她于是便只是周三请了一天假,陪着妈爸在昆山逛了逛,把玉峰山游览了一遍,双休日计划去苏州,游览苏州的园林,另外在苏州住一个晚上。

    二十二号这一天早上,金旦元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