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雷雨天开启空间 (第1/2页)
第一章雷雨天开启空间 “保重啊,叶珉。” “你也是,旦元,一定要过得很好啊!” “我会努力的。锦娜,再见了。” “再见的,旦元,有空回来北京看看我啊!” 又是一年毕业季,北京一所大学的门前,灼热的盛夏阳光之中,一群学生彼此拥抱,洒泪分别,这是每年到这个时候,各大高校常见的情景,金旦元去年看过学姐师兄们的挥泪分手,今年终于轮到了自己,同学四年,如今就要分别,心中难免是感伤的。 这是二零二三年的六月下旬,金旦元的母校,外国语学院毕业季到来,许多四年级的学生背着行囊,互相道别,各自去往自己的地方。 有一些人是远行,比如金旦元,要去上海,也有人离开得并不远,比如罗锦娜,金旦元在学校里最好的朋友,是北京本地人,大学读北京学校,毕业后依然留在北京工作,班级里有相当多的北京学生,也有同学用尽力气,在当地公司找到职位,留在了帝都。 对于这些同学而言,毕业的那种分散感并不很强烈,因为她们本来就没有离开学校多远,今后还可以时常相聚,然而像是金旦元这样要离开北京的人,情绪就比较复杂,毕竟四年了啊,最为美好的四年青春年华,都在北京度过,在这里求学,日子过得很充实,也很难忘,只是如今终究是要走了,让一向性格明朗的金旦元,也感觉有些伤感,掉了几滴眼泪。 不过当她搭乘计程车,一路来到北京南站,坐在候车室里,看着周围座椅里满满的人,立在地上的皮箱,还有拖着行李箱走来走去的人,心情便慢慢平静下来,然后逐渐转为振作,四年的大学生涯,压力虽然也是有的,不过其实还只是准备阶段,现在自己是真正要踏上社会了,要进入职场,从此就是社会人,之前二十二年的努力,都是为了这一天啊,从此以后自己就是社会独立的一份子,想一想就感觉激动。 金旦元,二十二岁,内蒙古人,不过她是汉族,家住赤峰,一向都很文艺,课业优秀,终于考入北京的这一所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当年接到录取通知书,全家人都非常兴奋,mama和爸爸到处去说:“我家旦元考到了北京的大学啊!” 亲戚朋友也都很惊奇:“要去北京读书啊,旦元真的是很厉害!” 于是金旦元便在全家的欢喜和期待之中,踏上了去北京的列车,经过四年的学习,如今她又要去上海了。 要说在北京的四年,金旦元真的是脱胎换骨,虽然内蒙古是处于“边陲”,在许多人眼中,颇具“异域风情”,然而金旦元是不折不扣的城市人,在“同质化严重”的现代化背景之下,她通过网络所接受的信息,和北上广大都市的年轻人没有什么两样,一线城市流行什么,她都知道,虽然赤峰这个城市还是比较闭塞,潮流风行比大都市来得要慢,可是金旦元在网上,感觉与时代先锋没什么距离,所以她感到很庆幸,有网络,可以联通外界,让自己不至于脱节。 不过当她真正来到北京,金旦元才发现,“网上得来终觉浅”啊,自己从网上确实能够接触许多信息,然而当真正置身于这个中国一流的都市,才发现那种氛围是在网络上得不到的,那是一种生活,新鲜的、跳动的生活,就好像人的心脏,强劲有力。 当她和朋友一起去西单、王府井、三里屯,还有去看电影,参观免费的艺术展,金旦元便感到,自己内心中的一些东西在一层一层地剥去,然后一点点长出新的部分来,金旦元感觉自己就好像海绵,拼命吸取着周围的元素。 从十八岁到二十二岁,正是人的思维极其活跃的年纪,好奇心也相当旺盛,接受能力强,因此金旦元便在帝都获得了相当大的改变,她第一年寒假回到家中的时候,母亲金嘉文看到她,第一句话就说道:“元元啊,你变了啊!” 父亲虞扬笑着说:“‘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这只半年就变了。” 都开始化妆了,描眉画眼,还擦得嘴唇红红的。 金旦元咯咯不住地乐:“爸,看你说的,我怎么可能不认妈爸?” 所以经过四年的求学生涯,如今的金旦元,和当年刚刚高中毕业的时候已经有了相当大的不同,现在她走在街上,已经看不出是从边缘小城赤峰走出的人,尤其金旦元的口音也有所变化,她倒是没有学一口京片子,班级同学来自全国各地,所以金旦元在学校这个大熔炉里,语音便有点南腔北调,融合了北方和南方的腔调,当然北方口音仍然占主体,不过赤峰本地口音退去了,一路往新闻联播的方向发展,最起码也是地方卫视台。 北京到上海的高铁,六个多小时就可以抵达,金旦元是乘坐上午十一点的G127那一班,要在下午五点钟到达上海,时间还不错的,金旦元带了午饭到车上,一块三明治,列车上盒饭太贵了,还是自己带食物比较经济。 金旦元虽然在车票上舍得花钱,五百多块的高铁票呢,但是在食物方面就节俭,她的金钱观念是比较现代的,交通出行这方面,不能太过节约,是有便宜的车票,空调普快1461,也是中午发车,第二天清早六点多到站,全程十九个钟头,卧铺票价三百块,比起高铁,将近节约一半的钱,不过金旦元想,与其为了省那两百多块钱,在火车上颠簸一晚,还不如多花一点钱,六个小时就到达目的地,普通快车实在浪费时间啊,而且车厢里条件局促,金旦元对于舒适度很是在意,实在不想在火车上过夜。 不过行车途中的食品,金旦元就可以将就,不过是一餐中饭,现在的方便食品很是发达了,口味也还不错,所以她就自己准备了列车上的午餐,出发之前在连锁蛋糕店买了三明治,里面有生菜叶、番茄片还有煎蛋,看起来很新鲜的,营养也足够,另外为了以防万一,她还准备了一盒速食面。 高铁开始启动了,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看着窗外很快加速闪过的景物,金旦元很有仪式感地发生了这样的感想:“再见了,北京!我来了,上海!” 一时间心潮起伏,年轻的人生啊,一个新的阶段,就此开启了。 当晚五点多,金旦元拖着行李箱,走出虹桥站,搭乘公交车,一路往预定的酒店而来,是一家廉价旅馆,每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