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五章 白蚁油与猪油 (第1/2页)
第三十五章白蚁油与猪油 四月的上海,梅雨的先声到来,时不时便会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二十五号这一天晚上,金旦元下班回到公寓,吃过晚饭很快便进入空间,那里好在还没有到雨季,空间中是每年六月开始下雨,雨水非常多,一直到九月,中间尤其七八月雨量相当大,然而现在还是舒适的,不像外面,总是一股霉霉的味道,上海已经连续下了两天的雨,花桥也是这样,到处都是湿漉漉。 进入空间之中,金旦元登时便感到,爽快了,迎面是清爽的风,没有含着nongnong的水汽,金旦元抱着衣服,提着灯笼就往温泉那边走,这样的天气,在浴室里洗澡是一件麻烦事,洗过之后即使打开排气扇,里面的湿气也久久不散,让房间里更加容易发霉,所以每当这个时候,金旦元的洗澡方式就是,泡温泉,在温泉里洗头洗澡。 在水池边,金旦元脱掉衣服,走进池水里,朦胧的月色之中,温泉水面发散出微微的蒸汽,这时候天气毕竟已经很温暖,白天二十几度,只是晚上温度有所降低,十几度的样子,所以还能看得到蒸汽,只是不明显,好像湖上的轻雾,冬季里这里才有趣,白色的雾气特别明显,有时候一阵寒流,温度降到非常低,来到水池边,便能够看到白雾仿佛凝结一般,透过这样浓厚的气雾,仿佛温泉水也变成了乳白色,其实本来是清澈的。 金旦元坐在水池中,闭起眼睛,听着周围竹叶的飒飒声,因为公寓面积有限,洗手间并没有安装浴缸,只有淋浴,虽然从功能上也已经齐备,不过有时候还是渴望泡澡,整个身体浸泡在热水池里,特别能缓解压力,而这样深藏在竹林中的热水池,让她想到了云南的温泉。 其实那一次去昆明,因为时间紧迫,而且预算有限,并没有去泡温泉,酒店里也并没有附带温泉设施,然而金旦元知道云南的温泉也是很出名的,虽然自己没有去过,但是可以将这一个竹林温泉,当做彩云之乡的乐园,温泉在各地都是有的,但是云南温泉或许是因为那一种异域情调,就有一种别样的魅力。 在温泉水的作用下,金旦元的思绪散乱地飘浮着,不由得便想到了前几天的事情,闻笛和自己说,“女子要自强”。 闻笛的名字很有诗意,让人联想到一个人在群山之中,又或者站在城楼上,听着远方悠远的笛声,她的名字是后来自己改的,有一次金旦元无意中得知,她的名字叫“闻小红”,与“闻笛”相比,“小红”这个名字也不能说就是不好,然而总觉得好像有一点太过随意了,仿佛是“不用费力气想名字了,叫‘小红’就好”,特别的大众化,没有个性,“闻笛”就有一种文化气息。 金旦元对闻笛印象比较深,闻笛的个子不高,身材和脸庞都比较圆润,五官线条秀气,另外态度显得矜持,说话很有力量感,不过并不霸道,还是很注重交流方法的,总之这个人一看就是很干练的,相对来讲比较严肃,不是可以随意开玩笑的,有时候大家交流起工作上的心得,她说得很有道理,一股“女强人”的气息,显然是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 不过金旦元却没有想到,她对于家庭主妇有如此强烈的排斥感,闻笛没有结婚,平时也不怎样谈论这些事,比如别人家里老公孩子婆婆小姑之类,她都没兴趣,显得很有一点清高,旁人也不晓得她在这方面的看法,那一回却对自己表露了出来,原来如此的要强。 想到闻笛,便不由得想到郭松爱,这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理想都很高远的,闻笛虽然很少讲自己的人生目标,可是她很喜欢看那些女性高层的传记,比如说撒切尔夫人啦,董明珠啦,之类,而郭松爱则是明确向往“飞黄腾达”的生活,只不过这两个人为达目的而采取的方法不同,郭松爱是将所有寄托都放置在男朋友老公身上,类似“曲线救国”,而闻笛则是立志自己来,靠自己动手获得,相比之下,金旦元以为闻笛的方法更安全一些,依靠别人,终究不太稳妥,现实总是会变化的。 不过金旦元自己并不奢望怎样的“荣华富贵”,当初在出租公寓之中,那一场“大观园成果出世入世”的讨论,金旦元曾经说,不很向往大观园的生活,她是的确这样想,金旦元没有那么远大的抱负,她感觉最惬意的,就是眼前这种“人生的小确幸”,有一套自己的小房,空闲时逛逛街,练练瑜伽,做做美容,烹调一些自己喜欢的食物,这样就很好。 当然了,她是拥有一个空间,随身空间一听起来就感觉“好神奇啊!”,是一种特别酷炫的存在,不过金旦元在里面的生活,与奢侈是不搭边的,空间让她格外满足的一点就是,里面有现成的房屋,不必自己另外搭帐篷,不过那建筑并不是多么豪华,金旦元也曾经设想,假如自己开启的是一个类似大观园的空间,会是什么样子?那当然分外惊叹,不过眼前的竹屋也很让人感觉安慰,这就很可以了,足够自己用。 竹屋面积不算小,几百平米,另外还有很大的庭院,金旦元习惯把它叫做“庄园”,这两个字听起来一股欧洲封建贵族风格,“庄园经济”,不过在当代社会,这种生活其实也不是遥不可及,曾经在办公室聊天的时候,大家就说起过,将来要在城郊乡村之中租一块地来建房,其实就是竹屋庄园的另一种模式,乡村地价便宜,可以租好大一块地,自建房屋的费用也不是很贵,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来设计,那些艺术人就是这么做的,城郊工作室相当有特色,庭院里还栽种各种植物,放一些雕塑,或者别致的桌椅,甚至还有人在院子里设置了一个小亭子,“时尚家居”都看到过的。 这种“接近自然”的生活,甚至不一定需要远离城市,在城市之中也可以享受到,比如说有人买了大露台房,就在露台上设计了一个小花园,那里满满的植物,当然了,要在上海买这样面积的房屋,是比较困难一些,但可以在二三线、三四线城市实现这样的生活理想,房价没有这样令人咋舌的。 竹屋除了面积,另外也要说一说里面的布置,侧重的并不是“昂贵珍稀”,而是“设计感”,里面的各种物品,材料多数并不罕见,但是在风格上都是经过很精心的设计,比如说书桌上的笔筒,就是竹雕,雕刻的是两个女子在挖掘竹笋,旁边篮子里装满了笋,周围有许多杂花野草,很是有趣,种种器皿用具都是重在新颖,而不是在于材质价格,除了竹材,就是红铜铸铁不锈钢,都很常见。 要说这一片庄园之中,最特别的材料就是建筑用材,太新奇了,金旦元至今都没有搞清,到底是怎样的材料,现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