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东莱太史慈,北海收能臣 (第1/2页)
青州治所临菑,原是齐国首都,是整个青州最为繁华的地方。 不过沮授此时却身在据县,青州h巾之乱,十之皆乱在北海国,虽然曹C力剿数月,但h巾似乎剿之不尽,而北海国,受战乱影响,Si於战乱的,化作流民的,逃亡外地的,致使北海国人口锐减。 所以治不好北海国,便治不好青州。 前任刺史孔融,便是在北海遭h巾杀害,如今曹C虽夺回了北海治所据县,而且击溃,收降h巾数万人,但离剿灭h巾,却还任重而道远,北海十数县,尚不能悉数掌控,而且随着曹C扩军,粮草也变得捉襟见肘起来。 坐镇济南国的娄圭替曹C张罗粮草,已经多次告急,济南地少,粮食徵不上来,希望曹C想想别的法子。 曹C能有什麽法子,他只能询问程昱,程昱倒是没有多着急,称眼下尚未断粮,等真的断粮时,自然会寻到别的吃的东西。 曹C思来想去,得知渤海王要来之後,便琢磨着,能不能向渤海王借点粮。 东郡之战他知道,渤海王可是将缴获的粮草悉数赠给了徐荣。 那可是足足超过十万石的粮草。 如今渤海王要来了,曹C打算无论如何,都要试一试。 沮授在据县,刘擎便直奔据县而来,入城之时,已是五月中旬。 据县郡府之中,刘擎坐於主位,笑盈盈望着沮授与曹C二人。 “孟德,我来据县之时,一路上,可遭遇不少h巾呐,你这h巾剿的,也太粗糙了些,原来连清剿过的地方,依然出现了h巾,这青州h巾,为何如此顽固难堪?” 曹C听了,面露一丝尴尬,不过瞬间消失,他转而想到了一个办法。 “大王有所不知,青州百姓,有粮则为民,无粮则为贼,今日有一顿吃的,便做一日民,无有吃的,便化为h巾,四处劫掠,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没有吃的。”曹C解释着。 沮授也跟着附和道:“主公,青州h巾荼毒日久,影响之分之大,皆是空前,主要的,还是因为青州生产,破坏的过份了,一时恐难以做出如此动作。” 粮食问题,是青州最大的问题,刘擎早便想到了。 而曹C却想的是另一件事:如何刘擎礼貌而不失尴尬的开口问渤海王要粮食。 “军粮?孟德的意思是,你已断粮?”刘擎故作惊讶。 曹C的这个时候谈军粮,刘擎自然懂了,想必曹C还想好了应对。 “大王明监,只不过军中尚有数万h巾降卒,虽然吃的差,却也天天要喂,我现在做的,已从济南国调运,而且算上济南国,粮草亦有用尽之时,不知……”曹Cyu言又止,很为难的样子,试探的问了声:“不知大王能否妥善安置这些h巾降卒?” 刘擎笑笑,就等你这句话! 二世纪什麽最重要?当然是人最重要,劳作,募兵,生育,那个不重要? “当然可以!”刘擎一语掷地,一口答应。 曹C:呃……我只是试探试探,大王你…… 曹C当然也知道人重要,不仅可以从事农业,还可以从中募集JiNg壮充作兵卒,只不过眼下青州满目疮痍,所以这两件事,都还没来得及做。 可刘擎不一样,有粮食支撑,降兵可以立即分流,该当劳工民夫的,就乖乖改造荒芜的田地,够到募兵要求的,便参与训练,若还有头铁的动乱分子,还可以将之流放到“北大荒”开荒去,夫余国内客还是缺口许许多多的劳动力的。 “孟德可将所有降卒,派给本王,本王当即命人接手,妥善安置,再者,孟德为此事劳心劳神,想必粮草消耗过巨,本王亦会酌情补偿一番。” 听得此话,曹C才舒了口气。 差点以为会被渤海王白p,不愧是渤海王啊,做事滴水不漏,不给旁人置喙的空间,曹C很好奇,若说能征善战,靠天赋确实可以,先汉之霍去病,便是这般年纪,以几乎传奇的方式,灭了匈奴,而这些为人处世之道,则需要经历来磨砺,这般年纪,哪来什麽经历。 “多谢大王!”不管如何,曹C先谢再说,至於给多少粮,以渤海王的格局,这个需要谈吗? 不需要! 纠缠这个就格局小了。 会面结束之後,曹C带人回军营,程昱在其身後,不解问,“主公,为何不言明多少粮草?” 曹C一阵自得,这种事,也就自己看得穿,处得来,其他人的想法,显然格局小了。 渤海王是什麽样的人,那是有仇报仇,有恩报恩的人,第二次东郡之战,围绕袁绍的粮草展开,最终,袁绍悻悻而逃,二十万石粮食,只带回去不到五万石,而刘擎将余下十五万石粮食尽数送给了徐荣。 十五万石! 自起兵平乱已来,曹C还没见过如此多粮草,传闻中渤海王与袁氏暗中交易的粮草,数量达百万石,听得曹C头都麻了。 “仲德放心,我信得过渤海王!”曹C道。 言尽於此。 刘擎回去之後,沮授留下,和刘擎说起来青州之後的心得。 越说,刘擎越觉得北海没救了,依照官方登基账册,北海国拥有人口二十万,然而目下估计,撑Si十万出头。 这就太恐怕了,短短数年,竟然少了一半人。 刘擎这下明白,历史上百万青州h巾是如何来的了。 整个青州,怕也只有三百万人口,直接有三分之一投了h巾,足见生存环境之恶劣。 “青州局面,确实难堪,此事,要沮叔多多费心了,需要钱粮或是人才,尽管开口!” “主公,钱粮我倒是放心,不过人才嘛,主公有吗?” “咳咳……”刘擎轻咳一声,还真没有。 “沮叔在青州,可有发现什麽可造之才?” 若说人才,这据县便有一位,还是孟德引荐的。 “哦?何许人也?” “徐氏徐g,据说此人自幼勤学,天赋远超常人,十五岁时,便能诵文数十万言,如今在郡中颇有名气,深得孔融青睐,若非孔刺史Si於非命,恐怕会举荐徐g,我见过此人,确实谈吐不俗,有真才实学,常有出口成章之举。” “既然如此,曹孟德为何不纳入麾下?”刘擎好奇问。 “孟德直言,他受不了读书人那GU子酸劲……” 刘擎会心一笑,不愧你,孟德,哈哈! “既有才学,那招来便是,另外,沮叔可有听说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