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回、终归浮屠(一): (第2/2页)
受不了师兄这点,既不跟他动手,也不与他争吵,每次意见不合就不理他、漠视他,当他不存在一样。 偏偏他对这师兄,又还有几分尊重,於是大吼了一声,便回房去,拿了把砍柴刀,便独自一人往後山去了。 之後几天,圆觉一招一式逐次教给一官,并要他也将口诀背熟。 一官则在槐树旁,一边耍着长棍,一边背着:「中平起,大斜压,他大飞天,我转角赶上压,他再大飞高,我小高直当即小压下,他小飞高,我小高直当,即小压下...」 而这圆澄,一反常态整日默不吭声,自从那天他从後山下来,砍了堆粗细藤枝回来後,便一个人在那又是刀削,又是火烤,m0m0捣捣不知道在做什麽? 另一方面,圆觉十分满意一官的学习进度。 一官也沉浸於,他新学的这门功夫,如此也就自然没人去理会圆澄了。 直至三天後,圆觉依旧在屋前,指导一官棍法。 圆澄却一边,耍玩着自己做的新玩意,一边走来同时说道:「师兄,嘴上说你就是不信,不如我们来b划b划,看是你的长棍厉害,还是我两根短棍能赢?」 听见圆澄叫喊,圆觉与一官又都转头望去。 只见他双手各拿一根,两尺左右长的短棍,那棍正是他从後山砍来,以粗藤削整烤直,再用细藤缠绕强化,再火烤加热使其收缩,如此这两棍轻如飞絮,却坚如钢条。 这次圆觉没再漠视他,反转身笑道:「忙了这些天,Ga0了两根藤条出来?」 一官一听,也觉得像,他在家不乖时,父亲用来惩罚他的那根家法,就十分相似,不过是较粗一些,於是便不觉噗哧笑了出来。 这一噗哧,让圆澄更气,吼道:「我们来试试,不就高下立判!」 圆觉想了想问:「你想证明,两根短棍b一根长棍更厉害,是吗?」 「对!」圆澄斩钉截铁回答。 「好!就让我们试试!」圆觉回说。 圆觉如此轻易接受挑战,反让圆澄一惊。这几十年间,他向圆觉提出不下十次,师兄没有一次答应,没想到今天,如此爽快答应,於是敲着手中双棍,喊道:「来,就来bb!」 一官一旁着急,怕两位师父真打起来撕破了脸,自己以後卡在中间,日子可不好过;但又一想,他可不愿错过这场好戏,这阵子每天练这些招式,但却苦无机会见到,这些招式被施展出来的威力,更何况如此两个高手过招,可谓是千载难遇、绝无仅有的机会。 「只是...」圆觉似乎还有话说。 「只是什麽?你可别出尔反尔。」圆澄就怕师兄反悔。 圆觉不疾不徐说:「若论起武功,我可不如你,这是事实无须争辩。但也正因如此,所以就算你赢了,也无法证明短棍更厉害!」 圆澄先是一愣,又想了想确实如此,自己武功就是厉害,因此赢了,也可能与短棍无关,师兄说得在理,於是问:「那你说,要怎样,才能证明?」 「那容易,你使用我的长棍,我使用你的短棍,如此b试若短棍赢了,自然便是你说的对,两根短棍的威力,确实b长棍强。」圆觉清楚解释。 圆觉说得很清楚,也很有道理,但圆澄却一时想不太明白。 听起来没错,武功差的用了短棍若能赢,这便证明短棍威力,确实较强。 只是再往回一想,自己用的可是长棍呀!所以说短棍赢了,岂不代表自己要输?要证明自己说得对,就必须打输;若打赢,便只能证明自己说得不对。 圆觉先示了弱、服了软,说自己武功不如圆澄,於是他便占了不败之地。 让圆澄打赢,证明自己说得是对的;若圆澄要证明自己是对的,就必须打输。以他一生就是不服输的脾气,为了求胜,Si生都不放在心上,如今却y塞了个必输之局给他,让他怎麽也赢不了? 圆澄想不明白,就是想不明白,但他却又不知该如何面对,於是大吼了一声,夹着两根短棍,又悻悻然回他草庐去了。 「ㄟ...」圆觉作势想要挽留。 圆澄头也没回,也不说话,举起手挥了挥,似乎表达让他静静,别来烦他,便进自己屋了。 一官也想不明白,为何示弱之人,却能立於不败之地,恃强之人,却必败无疑。他看着凤师父,来势汹汹想要b试,却被大师父三言两语,把他说得头昏脑胀气回去了,这情景甚是有趣。 或许,是圆澄那生气的模样确实有趣,圆觉也忍不住笑了,并问道:「一官,你明白了吗?」 一官嘟着嘴说:「不明白!」这是实话。 「这就是後发制人,关键在决定权,在谁是规则的制定者?两军交战,谁决定这场战怎麽打?谁就有胜算在手。 孙子兵法上言“多算胜少算不胜”。算什麽,如何算?算的是立足之势,是手中筹码,是利弊得失,唯有能够站在对手立场检视全局,你才真正能够看清全局。 当你能察觉对手觉察不到的角度,你拥有对手无法拥有的筹码,这才是胜之由来,而这立场、角度与筹码,便是你要筹谋的重点。」 「嗯!」一官在想,但还不怎麽想得明白。 圆觉继续说:「你凤师父一生,就是太争强好胜了,一昧求胜,就失去了变化,失去了转圜余地,就容易被看破,所以只要将主客立场易位,他便m0不着头脑,不知所措了。」 这些兵法一官都读过,但就仅仅只是读过,至於如何筹谋?如何贯彻?他都还在m0索。 今天,一官本以为,会看到两大高手在棍法上的较量,没想到看到却是圆觉在谋略上的使用示范。只见轻轻松松、四两拨千金,就把圆澄给忽悠了。当然这场面甚妙,但其中奥秘,却一时间无法完全领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