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第1/1页)
太后在宁寿g0ng的乐寿堂召见军机大臣刚毅。 太后说:「外头儿可有什麽新闻?」 刚毅大人说:「回老佛爷,近日山东巡抚张汝梅奏报,西洋教士在中原地区肆意妄为,灌输邪念,百姓怨声载道。多地出现了习武练拳的结社组织,以扶清灭洋为口号儿,自称义和团。」 太后C心地问:「没T0Ng出什麽篓子吧?」 刚毅大人答道:「据臣所知,团民曾有冲击教堂之举,但因势力单薄,仅与教民发生言语冲突,後经政府居中调停,争端予以平息。」 太后喘息一下儿:「这事儿你怎麽看?」 刚毅大人再回答:「臣以为,对义和团,朝廷不但不该弹压,反应加以利用,叫他们时不时出来闹一闹,以此牵制教会,让洋人有如鲠在喉之感,懂得自我约束。」 太后有所顾虑:「若是日後他们发展壮大起来可怎好?」 刚毅大人又说:「目前这义和团尚未成气候,日後若有方兴未艾之势,就请老佛爷降旨招安,将团民纳入清军,为国家所用。」 太后听得提不起JiNg神儿:「好吧,那就先静观其变吧,有什麽风吹草动,及时来报。」 此时,李总管欢天喜地地走入殿中,他手里拿着一叠文书。那个小太监跟在李总管的身後,他手里捧着两个一尺长的盒子。 太后对刚毅大人说:「若无其他事儿,你先下去吧。」 刚毅大人给太后行了礼,退了下去。 李总管迫不及待地说:「老佛爷,事儿办成啦。」 太后问他:「什麽事儿办成了?」 李总管笑着说:「奴才得到洋大人的消息,b利时银行答应借款八百万两,年息只需八厘,限期十年归还。」 太後慢悠悠地说:「你不能光讲好的一面儿,洋人可不会做亏本儿的买卖,你说说他们是不是开了其他条件?」 李总管讨饶地说:「什麽都逃不过老佛爷这双火眼金睛。那洋人不知打哪儿得来的消息,知道咱们打算自己修铁路。」 太后哼道:「哪儿来的消息,八成儿又是庆亲王,他跟洋人走得近,哪天喝个酒,就把家底儿全抖搂出去了。」 李总管把话头儿转回去:「老佛爷,那b利时银行看中的是这铁路工程。」 太后冷笑道:「我就说嘛,那帮洋鬼子,全身长毛儿,跟猴儿一样JiNg。」 李总管忙着解释:「奴才觉得这事儿咱不亏。老佛爷想想,修铁路咱是头一回,经验不足,洋人心是坏,但是技术不坏。b利时国主动提出派人监造,咱正好儿取取经,等到咱能自力更生之时,洋人就是求着帮咱建,咱都不稀罕他啦。」 太后说:「听着倒是这麽个理儿。」 「老佛爷,有了这笔款,万寿山的工程就可以开工啦。」李总管一边儿说,一边儿将手中的文书展示给太后看,「这是洋人拟的《借款合同》,请老佛爷过目。」 太后摆了摆手儿:「我就不看啦,b利时弹丸小国,料它也不敢有非分之想。你把这个发给荣中堂,听听他的意思,如无异议,签约即可。」 李总管答道:「奴才明白。」 他接着又问:「老佛爷,还有一件事儿。这位洋大人帮了咱一个大忙儿,咱是不是得有所表示呢?」 太后说:「那是自然啦。他人脉广博,又懂得左右逢源,这种人有用,咱得留着,但也得防着。」 李总管似乎早有打算:「奴才倒是有个主意。」 太后问他:「你说说看。」 李总管说:「奴才悄悄儿打听了一下儿,咱这位洋大人还未娶妻生子,至今仍是孤家寡人呢。」 李总管凑到太后耳边儿,小声儿说着自己的意思。 太后说:「你是想整一出美人儿计?」 李总管调高嗓门儿:「这样咱就可以把他攥在手心儿里啦。」 太后问:「他会吃这一套嘛?」 李总管一脸坏笑:「老佛爷,君子风流,古今中外皆准嘛。」 太后说:「好吧,那你去安排吧。」 李总管应道:「嗻。」 太后这会儿才注意到小太监手里捧着的盒子。 她开口问道:「你手里拿的是什麽?」 小太监回答:「老佛爷,这是洋大人为皇上挑的礼物,准备送去给後g0ng的两位主子。」 太后好奇地问:「是什麽东西,拿来我瞧瞧。」 那小太监将盒子捧到太后跟前儿。 李总管揭开盒盖儿:「老佛爷赏眼。」 太后往盒子里瞅了瞅,忍俊不禁地摇了摇头:「可真有他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