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复仇(二) (第1/1页)
十月二十七日,康王乘坐王府马车,带着陈东入g0ng与太子赵桓会合,一起前往御书房之後,由陈东向徽宗呈上陈情书,里面写着:「今日之事,蔡京坏乱於前,梁师成Y谋於後,李彦结怨於西北,朱勔结怨於东南,王黼、童贯又结怨於辽、金,创开边舋。宜诛六贼,传首四方,以谢天下。」 太子赵桓上奏说:「这六贼倒行逆施,导致国力疲弱,外患频仍,民生凋蔽,民怨四起。尤其是近几年的亲金政策,不啻引狼入室,国家已经危在旦夕,所以我认为父皇绝对不能再坐视不理了。」 康王也上奏说:「这六贼当中最引起百姓反感的就是宰相蔡京与太尉童贯,他们一个执掌朝廷,一个握有兵权,两人狼狈为J,坏事做尽。民间都称呼蔡京为公相,童贯因为是阉人故被称为妪相。」 「朕已经知道了,陈Ai卿,你先退下吧。」徽宗让内侍领着陈东出去,转头对两个儿子说道:「现在除了我们爷仨没有外人,朕想以父亲的身分跟你们说些T己话。」 徽宗望着太子与康王说道:「回想朕这一生,无论做甚麽事情应该都能够得心应手,唯一不能胜任的就是当皇帝了。其实朕根本不想生在帝王之家,朕最希望能长在一个不愁吃穿的小康家庭,可以不管其他的杂务,整天只是绘画写字,雕刻印石,做些自己喜欢的事就好了。朝廷那些时事策论,人事安排,还有烦人的收支帐目等等,本来就非朕所长,就算使尽全力都做不好,更何况朕只愿意拨出零星的时间与JiNg力,当然是不可能做得好了。所以朕决定选择几个g练的人,让他们当朕的眼睛,朕的头脑,朕的手脚,帮朕处理那些烦人的政务、人事与财税问题。」 徽宗望着天花板叹了一口气,悠悠说道:「朕所选择的人就是刚才你们提到的这六个,再加上高俅一共七人,朕在位这二十几年把所有的事都托付给他们,还告诉他们要负责做出所有决定,尽量不要再来请示,增加朕的麻烦。不过现在看起来朕似乎所托非人,是吗?」 徽宗看到太子与康王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再度长叹一声说道:「父皇已经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随时都可能撒手西去,更没有JiNg神与T力亲自处理国事,你们如果非要把这些人全部杀Si,岂不是要b父皇迅速油尽灯枯吗?」 太子与康王一齐跪伏於地,太子说道:「父皇千秋万世,儿臣绝对不敢,不过以目前的情势,我们至少必须处置两三个人,才能给老百姓一个交代。」 「那就把李彦赐Si,高俅罢官贬至泗州,你们觉得如何?」 太子与康王维持跪伏姿势,大声山呼道:「父皇英明。」 秦桧没能阻挡陈东面圣上书的行动,让蔡京与童贯深深感受到大祸即将临头的危机,因为他们俩人知道自己是罪魁祸首。想不到最後徽宗居然只抓了李彦与高俅当替Si鬼,使他们两个人深自庆幸逃过一劫。 虽然自己没事,蔡京与童贯还是觉得让高俅背黑锅实在对不起他,所以便派秦桧前往泗州先行打点,还安排了一座宅子与仆役丫环,所以高俅一到泗州便可以照旧过着舒适的生活,而且不必受到官府的严密监管。 秦桧依照蔡京的吩咐,每天上午都去探访高俅,看看是否还有甚麽事需要帮忙? 高俅抵达泗州的第四天上午,秦桧照例前往高俅居住的宅子时,发现有一个英挺俊俏,大约二十岁出头的小夥子从里面跑出来,头也不回,快步走入街上的人群之中,很快就消失无踪。 秦桧发现那个年轻人走了之後,宅子还是大门洞开,并没有人从里面把门关上,心中觉得事情一定有异,因此赶快跑了过去。 庭院、花园与回廊都空无一人,秦桧心里十分忐忑。 进到内室一看,发现所有的仆役丫环全部气绝身亡,倒卧在血泊之中;高俅则被剜出心脏,斩下头颅,Si状十分凄惨。 这两年金国灭辽之後,开国君主完颜阿骨打又正好病逝,他的弟弟完颜吴乞买继位,也就是金太宗。他改变了原先宋金和好的原则,於宣和七年南下进攻大宋。 徽宗慌了手脚,根本不知如何处理?马上宣布要禅位於太子赵桓,将难题丢给儿子。 赵桓虽然也没有想到甚麽妙计,但是一方面不想断然拒绝父亲,一方面也觊觎那个宝座很久,所以心痒难熬,很想马上答应。总之,贵为皇上应该没有甚麽风险吧,nV真人看起来不会想到中原当皇帝,万一有甚麽事顶多是多给他们一点钱就能解决吧。 赵桓一面在心里盘算,一面诚恳地说:「当儿子的理当替父皇分忧。不过正如之前所说,我们必须给老百姓一个完整的交代,我後面才好做事。」 「甚麽交代?你之前说过甚麽朕已经不记得了。」 「我的意思是,国家今天落到这种局面,总要有人负责。」 「你的意思,难道要朕──」 「父皇想哪里去了,怎麽会是您呢?」赵桓J笑着说:「大家都知道,父皇每天都费尽全力从事崇高无上的艺术创作,根本不管朝政,所以当然与你无尤。」 「那是,那是啊。」 「所以该负责的当然就是朝廷上那些做出错误决策的人了。」赵桓伸出手指头,b了一个「六」。 「六,六贼啊?」 「再加上高俅,正确地说应该是七贼。几个月前父皇虽然处理了其中两个,剩下的五个若不解决,儿臣怎能放心?」 「就──随──你──吧。」徽宗瘫在龙椅之上,无力地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