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ater 14(苏怀璧视角) (第1/1页)
我叫苏怀,是舍生阁的一名密探。 师父让我去刺杀宁国公世子,对方和我一样姓苏,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苏白砚。 失手在我的意料之内,我并不想伤害他,他是一个很善良的好人,没有杀了我,而是告诉我我叫苏怀璧,是他的亲生哥哥。 对此我持怀疑态度,但他说的话让我产生了动摇。他念了一首诗,“砚温融冻墨,瓶暖变春泉”,声音很好听。记忆里,似乎有一位女性也念给我听过,只是我不记得她是谁了。 苏白砚排了两个时辰的长队为我买桂花糕,桂花糕很腻,并不好吃,我却吃完了一整娄。看着他对我笑,我觉得心里闷的慌,我对他一直怀有一种莫名的情绪,起初我并不知道那种情绪是什么,直到他吻了我,我才明白,那种情绪是心疼。 很奇怪,我很少或者说几乎没有产生过这种情绪,但是在见到他的第一眼,我就被这种情绪包围了。看着他被我划伤的脸,看着他眼中流露出的惊慌与愤怒,我不知道为什么感到心口疼。 他对我很好,他记得“我”所有的喜好与忌讳,神奇的是,他口中的“我”和现实里的我竟出奇的相似,或许这也是他认错我是他哥哥的原因。 他知道我怕水,就吩咐下人在雅泉边筑上围栏,他叮嘱膳房不许放葱和青椒,不能做雪梨银耳羹,这一点我倒是和“苏怀璧”有些不同,我最喜欢的便是雪梨银耳羹,不过我没有反驳他。 那一夜,他冒着雪来找我,没有撑伞,红衣淋了一身白,我有些生气,惹他不高兴了,所以我主动吻了他。 他说“我”喜欢男人,这也是最能证明我不是苏怀璧的一点,我对男人并没有感觉,但是我不排斥亲吻他,所以他第一次吻我时我并没有推开他。 苏白砚的嘴唇很柔软,是与那狡黠外表不同的乖巧,他的眼睛很亮,像在西域的岩洞里才会见到的矿石。我和苏白砚的样貌确实有几分相像,只不过他的眼型更狭长,眼尾更上挑,墨色瞳孔如夜空中的群星,一闪一闪发着亮。 苏白砚与我叙述着“我们”幼时发生的事,我听着那些美好的过往,仿佛自己也经历了一遍,但记忆深处告诉我不是这样的,因为苏白砚似乎一直很难过。 他说我总是给他夹最大块的松鼠桂鱼,还会让厨房专门做他最爱吃的雪梨银耳羹,我会在他弄丢心爱的物品而哭泣时为他做一个一模一样的,会在他深夜梦魇时拍着他的背说“不怕了”,会学着父亲的样子叮嘱他多添衣裳。 或许连他自己都没注意到,他说这些话时的语气很平静,平静的太过冷漠,他仿佛和我一样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静静聆听着一个陌生的故事。 而且,他一直在以一种无声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难过。 他说自己是一块不被人喜欢的石头时,不是装作若无其事,也不是调侃自嘲,而是淡然地接受。就好像这个概念已经深入他的骨髓,成为他血液中的一种烙印。 提到宁王妃时,他冲我发了火。他说比起他,我更需要宁王妃,我没来由的被这句话伤到了。就好像我付出过的很多努力,都在这一刻被否定了,即使我并不知道我做了什么。 我向他道了歉,同时悲哀的想我留在这里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为了身世的真相?为了师父的任务?我否定了一切后得出了答案,因为苏白砚要我爱他。 他需要我的爱,而我恰好爱着他。 我为什么会爱上一个只见了几面的人呢? 我不得其解,我如堕烟海。 直到看到那日苏白砚被瓷片割破手指,流露出无助茫然的眼神。当他看着我说疼时,我终于在茫茫大漠中寻到了止渴的水源。 两岁的苏白砚与十五岁的苏白砚在我眼前重叠,稚嫩的脸庞与青涩的面孔那样相似,却又天差地别。原来早在他没有记忆的时候,我就已经爱着他了。 他是母亲留给我的宝物,脆弱、稚嫩、柔软。在他握着我的手叫出第一声“哥”的时候,我就注定没法不爱他。 怀璧其罪,如果拥有他所要承受的是无边的罪孽,我只求神佛将恶业倾数责怪于我。 在这个世上,我是孤独的候鸟,苏白砚降生的那天,我寻求到了南归的方向。 可他过得并不好。小时候府里的佣人都不喜欢苏白砚,就连父亲和外祖父也对他视若无睹,用膳时我从没见过苏白砚,父亲告诉我霜儿只喜欢婵月楼的餐食,所以府里的嬷嬷都会带他去婵月楼用膳。我也一直对此深信不疑。 直到有一次我半夜想去吃用膳时没有吃的雪梨银耳羹,撞见月居别院的嬷嬷端着我用过的碗碟来到膳房,我才知道所有人都说了谎。每次我们下午剩下的残羹剩饭,到晚上都会变得一干二净,庖厨告诉我是拿去喂了野狗,其实每一次,七百四十一个日夜,这些放馊的饭菜都会进到我弟弟的肚子里。 那是年幼的我第一次对世界,对父亲产生了质疑。 同是一个母亲怀胎的,为什么差别会这么大?为什么我得到的我弟弟没有?为什么府里的下人看到我对他表示喜爱后会更厌恶他?为什么父亲、外祖父,所有人都可以理所当然的践踏我的宝物? 为什么承受这些的是苏白砚,而不是我? 十岁那年,我和苏白砚随父亲外出打猎,围猎过程中苏白砚意外走散,待我找到他时,他正昏沉的睡在一个山洞里,浑身是血,而他的面前站着一个陌生的男人。 我顾不及害怕,我走到苏白砚面前,看着他稚嫩的脸庞,对男人说,带我走吧,不要带他走,我只有他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