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重生 (第1/2页)
公元前489年,楚昭王二十七年,秋。 陈国,城父小邑。 数万楚军驻扎于此,与河对岸的吴军遥遥相峙。 恰值夕阳西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缕红霞环绕于太阳周圈,像极了翱翔九天之上的玄鸟。 天生异像,自然惊动楚王,此刻正缠绵病榻多日的楚王珍对此忧心忡忡,立马召来大巫,以请示天意。 屋内四周的小案上摆放着香炉,烟雾缭绕,如身处云海深处,大巫神情凝重,正用鼎器占卜。 楚王躺在病榻上静看鼎器上的明火,屋内立着随军的三位庶兄公子,分别是如今身居令尹的公子申、以及大司马公子结与大司行公子启。 随着仪式结束,那团明火跃起又落下,龟壳四分五裂,化作齑粉散沙,众人神色皆是一变。 楚王忍不住急声问:“可战?” 大巫摇头:“战,王则危。” 楚王又问:“可退?” 大巫沉默了下,继续摇头:“退,王亦危。” …… 空气冷凝几息,楚王兄弟几人闻言,不由皆心生悲悸。 原本吴伐陈,楚王亲率王师北上救陈,与吴军对峙。 两国从春对峙于夏,又从夏对峙于秋。 眼看着吴军即将弹尽粮绝,而楚地良田万倾,粟足以支数年,可不费一兵一卒便能战胜吴军,偏偏楚王恰巧缠绵病榻,如今又玄火绕日,冥冥之中,竟像是天命难违。 楚王凤眸微眯,怒道:“既天意如此,进退两难,倒不如一战!” “慢着,王上勿急。”公子申看向大巫,复问他,“此卦可有解法?” “解法自然有,只是……”大巫欲言又止。 公子启忧心忡忡地看着楚王,怜他病痛,恨不能以身代病,“只是什么?” “大巫但说无妨。”公子结亦看向大巫,表情凝重。 “若有臣子愿亲赴黄河祭祀,转移灾祸,王上安然无恙,此卦自可解之。”大巫沉吟片刻,缓声说。 大巫话音刚落,几人便主动请缨。 公子申:“申愿去黄河祭祀。” 公子结:“结亦愿去黄河祭祀,请求上天将灾祸转移臣身。” 公子启:“启亦愿前往黄河祭祀,只求王上安然无恙。” “咳……咳咳!”楚王着急,咳呛数下才缓过气来,“你们皆为不谷的兄弟手足,岂能将灾祸转移到兄长们身上。” 大巫适时表忠道,“臣愿往黄河祭祀,换取王上无恙。” “不可,尔等肱骨之臣亦同不谷情如手足。”楚王抬手止住他,“自先祖受封以来,我国祭祀的山川河神乃是长江与汉水,再者,我们不曾得罪过黄河,为何要去祭祀?” “可是……”公子结担忧地说。 楚王打断他,“不谷心意已决,尔等不必多言。” 公子启眼眶通红,几步上前,紧紧握住楚王的手。 向来稳重的公子申,此刻也是眉头紧锁。 楚王自知时日无多,而幼子尚小,还不足以治国安邦,便看向公子申,郑重托付道,“稚子尚小,难当大任,只有大哥继位,不谷才能死而瞑目。”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公子审摇摇头,拒绝道,“自古以来只有嫡长子才可继位,臣不能违背纲常礼法。” 熊审这个大哥素来古板,楚王也知劝不动他,又看向公子结,希冀道,“二哥可愿继位,代不谷治国安邦?” “不可。”公子结也摇头拒绝,“王上善终,自有嫡长子继位,臣不可僭越。” 一连被拒两次,楚王继而看向素来和自己关系最亲密的公子启,皱眉道,“三哥……” 公子启不等他说完,眼眶已然湿润,“王上还年轻,只要好好养病,定能痊愈的。” “不谷已经不是小孩子了,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楚王直直盯着他,不依不饶地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