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8节 (第1/2页)
就在鹅出炉的那一刻,院子里突然恢复了安静,耳边只剩下蹲蹲的叫声。 宋青枝:“……” 大概、也许……这是更好的办法? 这时已经到了晚上六点半,预约的客人陆陆续续都来了不少,很多都是杨家菜的熟客了,听见这一阵鹅叫,不仅没觉得吵闹烦人,还都高兴起来: “嘿,今天来着了,有烧鹅。” “上回吃到是过年的时候吧?” “是啊,每次打电话问,宋小姐都说没找到合适的乌鬃鹅,不是太小,就是太老。” “我爸就好这口,今晚没来,我得打包一点回去。” “哈哈哈,那你要收得住口才行啊苏老板。” 周围不少都是来这里吃饭见过的熟面孔,客人们都互相开起玩笑来,大堂里的气氛瞬间就活跃了起来。 谌主任和老两口往里走的时候见到这样的场景,还觉得很新鲜,落座后对谌嘉树道:“这就是你朋友的店?感觉不错,挺热闹的。” 谌嘉树闻言脸上闪出一抹笑来,神情里有隐隐得意,“这里的菜更好吃。” 第二十七章我跟你约好了的,不能失约…… 人到齐之后,陈姐进去问是不是可以开始上菜了,谌嘉树说了句劳烦,桌上的碟子就被撤下去,十道凉菜流水一样送上来。 这架势让谌敬和谢晓琳夫妇俩有些震惊。 特别是谢晓琳,“我记得……上次咱们来得时候,凉菜没这么多啊?” 谌嘉树点点头,“因为我们只有两个人,上十碟,也吃不完啊。” 这次是一家七口过来的,分量当然会不一样。 十道小菜里,四位老人家最喜欢的是其中一道熏鱼,裹满了卤汁的鱼块装在一个黑色碗里,透出酱红的色泽,油闪闪的,入口时外皮酥而不硬,rou质细密鲜嫩,又鲜又甜。 “有点像以前我小时候吃过的味儿。”谌老太太问道,“她家是不是有老大厨掌勺?” “宋小姐的祖母每天都要做菜。”谌嘉树点头应道,“宋小姐和她哥哥的厨艺应该是师承自老太太。” 谌老太太点头,“难怪呢。” 过了堪堪半个小时,热菜开始上了,数量到也不多,连汤带菜也就六道,摆在正中的就是一个大的椭圆白盘,是一整只斩好的烧鹅,分量惊人。 谌嘉树看得愣了一下,前几天他来杨家吃饭的时候,还没什么感觉,怎么今天一看,这鹅这么大只? 但随即他又想起,那天的烧鹅是分成两盘上桌的,顿时便明白过来。 随着烧鹅上来的,还有一碗酸梅酱,谌嘉树往每个小碟子里舀一勺酸梅酱,分给各位长辈,低头一看,看见酱碟底部可爱的小猫图案。 小猫是趴着的,尾巴微翘,虽然只是一个轮廓,却也看得出憨态可掬。 也不知道宋青枝是从哪里淘来的。 刚想到这里,就听父亲谌敬诶了声,“这蘸碟里头……怎么有只肥鸭?” 接着是母亲的附和声:“是哎,我看看我的,哟,是只小狗,居然不一样的吗?真有趣!” 原来竟是每个碟子的图案都可能不一样的么,谌嘉树愣了一下,随即有点羡慕,啊,谌主任拿到的是不是蹲蹲啊? 早知道他先看过就好了。 不过他倒也不至于幼稚到要跟父亲换一个蘸碟,只想着下一次来,或许可以跟宋青枝要求一下。 新鲜出炉的烧鹅每一块都皮骨rou相连,经过高温烘烤,皮下的脂肪已经融化,只剩薄薄的一层,带着油花,入口香脆,又不会让人觉得油腻,鹅rou鲜嫩多汁,蘸一点酸梅酱,酸酸甜甜越吃越觉得好吃。 谌敬和谌嘉树一家三口不约而同地将鹅腿和鹅胸rou这些rou多骨头少的部位留给几位老人,哄着他们多吃一点,“爸,妈,这鹅rou好吃,你们多吃点。” “好好好,你们也吃。”谌老爷子笑着吃了口rou,看看老伴儿,大着胆子提要求,“这么好的菜,要是能喝一杯小酒,就更好了。” 顿了顿,看向老亲家,“老谢,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谢老爷子犹豫了一下,还是点点头,“……我觉得是,哎呀,过节嘛,不庆祝一下怎么行呢?” 谌嘉树:“……”您是不是忘了今天过的是清明? 但看看家里其他人都没什么要阻止的意思,就知道是允许了,便按了铃,叫来服务员。 林月一进来,就笑着问道:“谌医生,有什么需要的么?” “有酒么,老爷子想喝两口?”谌嘉树想起那天老陈叔和杨继慈喝的黄酒,觉得那个度数不高,喝一点应当没事。 林月点点头,问道:“梅子酒和花雕,要哪样?” 她一说梅子酒,谌嘉树就想起宋青枝当时喝的,他没喝,就是闻起来觉得甜甜的,她喝了之后,说话的时候都泛着一股青梅香。 他扭头问谢晓琳:“妈,你要不要喝一点?” 谢晓琳听他问了,就点点头,“也行,来一点吧?” 林月又问是要冰镇的还是常温的,谌嘉树就道:“花雕要常温的,稀释一下,梅子酒要冰镇的。” “好嘞,您稍等。”说完林月就退出了包厢。 过一会儿再进来,送来了两壶酒,锡壶装的花雕,磨砂玻璃壶里装的梅子酒。 桌上除了烧鹅,少不了时令的马头兰,素菜就是马头兰拌香干,荤菜是马兰干烧rou,大家吃了都觉得下饭,五花rou的油脂已经浸润到干菜里面,吃起来既有马头兰的清香,又有猪rou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