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泥屋里的一线光 (第3/5页)
“都是正经路数,不走歪门邪道。若能留在观里,管吃管住,每月还有钱给家里送;若留不下,栖霞楼也要人,做学徒、做跟帐的,都b在村里强。孩子聪明,吃得苦,去了不会吃亏。” 父亲“哼”了一声,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母亲反倒先看向青禾,眼里有躲不开的担心:“路远,你去城里,吃得惯不?别人说什麽你都先点头的毛病,也得改改。” 顾青禾站在门槛内,背上的柴还没放下,汗水顺着脊背淌进衣裳,她悄悄把肩往下一沉,让绳子挪了挪位置,免得勒出道红痕。她不知道该怎麽回答,只把怀里那兜红珠果往母亲手里一塞:“娘,先给小豆吃两颗,剩下的洗了晒。” 坐在堂屋的男人笑起来:“这孩子懂事。”说着,他从袖子里m0出个小木匣,推到桌上,“我不是白来的。寒霁观给了名额,我能推一个。外头人家打听不到的。青禾若去,我每月让小二送回二两银子。孩子身上先养好,我也不是不知心疼侄nV的人。” 父亲沉默了很久,很久。长年累月的劳作把他的指节磨成了厚厚的茧,握着烟锅的手背青筋起伏。终於他抬眼,像是问客人,又像是问自己:“她才多大?” “十一。”母亲替道,开始盘算要煮什麽、什麽该留给路上吃,声音不由自主地轻快起来,又迅速压下。她不想让人看见自己心里的那点盼头。 “让孩子自己说。”父亲把烟锅往桌上一搁,小木匣在他指尖转了半圈,发出轻微的“笃”的一声。 屋子忽然安静。 顾青禾把柴束在门边靠好,手在衣襟上擦了擦,才走进堂屋一步,低低地道:“我想去看一眼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