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在红旗下12 (第1/1页)
晚云新考取的学校属于市重点,b梧桐中学低一个档次,在可以允许住读的几所中学里算是b较好的。 学校离市中心有八公里,位于城郊。学生大部分住读,主要来自家在城里无人照顾或无家的孩子。另外的约三分之一走读生家在学校附近的农村。 学校原本也在市区,因为城市规划需要才新迁至此。校园由一座搬迁后的工厂改建而成,还可以见到墙上‘安全生产’这样的印迹。前面有一条机耕道,两旁栽着叶子nongnong的梧桐树,四周都是农田。 晚云报到那天天气很好,空中蓝蓝的。夏日的yAn光把大片大片的稻穗照得金光灿灿,一些麻雀在上面欢快的飞舞,叽叽喳喳、肆无忌弹地啄食着谷粒。不远处散落着几处农家小院,全都掩隐在绿翠挺拔的慈竹里。正是煮午饭的时候,青青的炊烟冒出,飘逸开来,像雾霭一样慢慢地浸润到竹林间。孩子们的嘻笑声、水牛的哞哞声,一切是如此和谐。这使从未到过乡下的晚云即新鲜又好奇,有一种别样的T验和快乐。 晚云提着行李,哼着她以为只有自己才能听见的歌。前面一个男孩子却突然转过头来友好地笑了笑,这让晚云十分惊讶。羞涩中晚云轻轻地挥了挥手,男孩子回了一个呼哨,快步跑开了。晚云望着逐渐远离的背影,依依稀稀地觉得有一双黑黑的眼睛很特别。 新学校新气象。但新的气象使晚云有些吃惊。 校大门的上方倒是有一条长长的横幅,贴着斗大的红字:热烈欢迎来自全省的新同学!周围也有许多迎接新、老学生回校的标语。可是,门口等待报到的一排老师脸上却没有任何欣喜的表情,公事公办的样子,毫无生气的坐着。 走进校门,可以看到两边的墙上零零落落的有一些没撕扯g净的大字报,有不少的标题十分严厉: xxx攻击、诬蔑、丑化党的领导,必须坚决严惩; 揭开xxx打着红旗反红旗的真实面目; 引蛇出洞,一网打尽; 反右斗争是一场你Si我活的阶级斗争…。 还有一些老师自我认罪或检讨的残句断文,处处显示出和开学喜庆的某种不协调。 晚云情绪慢慢的变得紧张。反右那个暑期,梧桐中学所有留校的学生都集中起来住在郊区一所由小学改建的宿舍里,与外界处于半封闭的状态。对于这场运动,晚云这些低年纪学生不是很关心,不打听也不喜欢看报纸,懵懵懂懂的,弄不清楚状况。现在突然发现这些带着杀气的文字,不免有些害怕,原来右派分子有如此严重的问题!离开梧桐中学的时候,有同学告诉过她:教美术的刘老师出状况了,成了右派。当时晚云以为右派不好,队伍站错了,赶快改正,重新站回到左派里就是了。现在看来问题b想象的严重,刘老师想站回来是不大可能了。但是把整天笑眯眯,为人和气,一心绘画和教书的刘老师和蛇、反党、阶级斗争变成一回事。晚云无论如何还是没有想明白。 晚云不是很喜欢这个新学校,变得有些心灰意冷。 晚云被分到了高B-4班。 上课的头一天,班主任把全班同学叫到教室门前的空地上,喊着对叽叽喳喳的学生说:‘大家注意了,现在按高矮次序排队,然后依次进教室坐好。记住,以后上课就按今天的座位坐。’ 四十几个同学立刻乱作一团,挤来挤去,好在有老师的指挥,十几分钟后竟然变成了整齐的三列。晚云个子高,站在第三排。这一排除了晚云全是男生。晚云不高兴,正准备稍稍弯腰钻到前面一排去,竟然发现那个黑眼睛男孩正站在自己左边,中间隔了两个同学。 黑眼睛看见晚云后,用手微微摆了摆,示意晚云别动。然后眯缝着眼假装左右看了看,对紧靠右边的同学说:‘我好像b你们俩人稍稍矮了一点。’说完立即退出队伍,重新挤到晚云旁边站好。 从此,两个人成了同桌,整整三年。 上课点名时晚云知道了他叫向今。 第一学期的学习生活和在梧桐中学时差不多。老师很负责任的教学,学生很认真的上课。明显的不同是,老师和同学之间少了活泼互动。几乎所有的老师只教教材中的内容,不加任何发挥。特别是和文科相关的历史、文学、俄语,老师们说话谨慎小心,不掺和现实,不掺和情感,不掺和联想,有时候还来几句政治高调。晚云就觉得g巴巴的,没有太大的兴趣。 晚云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除了上课和做作业,她喜欢看。以前上初中的时候,教俄语的老师曾不断地向学生们推荐苏联着名作家、诗人、思想家和他们的作品。这些伟人的影子经常在晚云的大脑里晃来晃去,占用了她许多的空闲时间。晚云借了很多书来读。她还太年轻,常常弄不懂作者的意思,只是深深地被里面动人的情节x1引,醉心于那些如诗如画的风景描写,细腻的人物刻画。晚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和班上的许多同学都没有什么交流。 寒假到了,同学们欢天喜地的回家迎接春节。晚云很伤感,她没有新年没有任何节日,三百六十五天对她来说天天都是一样的。宿舍墙上的钟声嘀嗒嘀嗒的赶着时间往前走,让她觉得特别地b迫,每一下都刚好敲到心里的痛点。同学们走了,没有生气的宿舍特别地冷。B市的冬日温度已经到了摄氏两、三度,室内室外一样的冻手冻脚。晚云坐在床上裹着棉被,找了一张白纸开始画画。她画了一棵大树,枝繁叶茂,中间的鸟巢里有五只小鸟两只大鸟,亲密地依偎着。画完以后晚云在树g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字:家。 晚云没有家,原来的一大家人早已各奔东西。后来晚云知道他们去了一个被称作帝国主义的地方或正在水深火热的台湾受苦。mama和革命作对,在狱中接受改造。晚云有一个羞于启齿的家庭。除了在北京上大学的小哥哥外,她从不和外人提起自己的亲人,静静地藏着内心的孤单等待盼着学校开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