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在红旗下20 (第1/1页)
有一天下班以后,李英和晚云一起回宿舍。李英挽着晚云胳膊边走边说:‘告诉你,晚云。前天下午我看见《南开大学》的来信了。’ ‘你怎么会看见的?’晚云有些不大相信。 ‘当时我正好路过传达室,碰上邮局的人送信和报章杂志过来。我跟着进去翻了翻,想看看有没有给我的什么东西。结果就看见了那封信。’ ‘我怎么没收到?’ ‘不是给你的,信封上写的是‘研究院人事处收。’’ 晚云想是不是自己的入学通知书要通过组织上转达,也就不再追问。可为什么到现在自己还不知道呢?算算好像又b招生办公室预报的接受通知书的时间早了一点。 ‘管它三七二十一,去问问再说。’晚云无法按捺自己的急切,跑到行政大楼人事处。处长和办事员都在。 ‘你们好,我想问问有没有我的通知书。’ ‘什么通知书?’处长问。 ‘入学通知书,《南开大学》的’ ‘没有。’处长笑咪咪的回答,又看着其他的人: ‘你们有谁收到《南开大学》的来信了吗?’ ‘信,什么信?我反正没收到。’一个办事员说。 处长的眼光在办公室转了一圈,大声地问:‘真的都没收到?对晚云来说这可是件大事,好好想想。’ ‘没有。’几个办事员异口同声地回答。 晚云又跑去传达室,‘周师傅,前天的信你都送出去了吗?要不你再查查有没有遗漏的。’ 周师傅四处看看,又打开cH0U屉翻了翻,‘都送出去了。你也知道我这么多年在工作中从没有出过差错。’ ‘你记得有来自《南开大学》的信吗?’ ‘记得,是封挂号信。我已经送给人事处了。’ ‘对不起,麻烦你了。’ 晚云又回到人事处,得到的答覆仍然是否定的。 ‘奇了怪了,信跑到哪里去了呢?’晚云失望的回到实验室,百思不得其解。 她给《南开大学》招生办公室写了封信询问,没有任何回音。 十天以后,晚云终于收到了《南开大学》的来信。薄薄的,里面有一张纸片,内容简短。 晚云的眼睛定在‘由于招生名额有限,今年你未被录取。’一行字上,好半天回不过神来。 实在出乎自己的意料。她计算过考试各科应得的分数,认为十拿九稳。究竟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呢?她无论如何也找不出来。她感到全身发冷,好像被什么人给重重的击打了一下。打到哪里了?脸颊?心窝?脑袋?不知道,她觉得到处是裂痕,到处都痛。用手m0m0自己,又到处平平整整的,找不到伤口。 晚云没有哭,她觉得很失败,没有资格哭。太大的期望,太大的失望使她全身僵y,只能木木的站着。过了一会,晚云走到桌子边,坐下,拿起钢笔在信封的背面写下四个字:奇耻大辱!然后把信塞进cH0U屉。那几个字她是写给自己的,那个时候她不知道上大学还有‘政治审查’一关,她能想到的就是自己应该是没有考试到最好。没被录取,说明有许多b她更优秀的人。而她却自以为是,以为成绩应该满不错,进《南开大学》不过是水到渠成的结果。浅薄!上《南开大学》大概需要考满分,自己是不是填错学校了? 她将这个坏消息写信告诉了向今。 此后两个月晚云一直没有走出落榜造成的Y影,灰溜溜的,话都懒得说。 王老师有些心痛。有一天他把晚云叫到实验室, ‘谈谈好吗?告诉我,你这段时间怎么了。’ ‘有点恨自己没用,发现做人好困难。’晚云回答得有气无力。 ‘不上大学就没用,连做人都失掉信心。是不是?那这个世界真的是完蛋了,有那么多的人没机会上大学或没考上大学。’ ‘我是说我自己。’ ‘从逻辑推论是一样的。你要知道,社会是个复杂的多面T,有很多分工,很多层次。人们在自己的位置上为社会工作,有自己的价值和地位。普通工人和农民没进大学,没读什么书,可却是社会的基础。你认为他们没用吗?’ 晚云沉默了一会,小声咕哝回应:‘我的事和工人、农民不相关。我有这样的追求也没错,我确实是向往大学的环境,想去T验T验。我希望充实自己,将来有更大的作为。’ 王老师还是听见了,‘环境?环境只是外因。说“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怎么,忘记了?如果你立志要成为一个有学问、有教养、有利于社会的人,你可以努力自学、努力工作,日积月累,你就会与众不同。鲁迅先生说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了。那些伟大人物最终成功都是刻苦耐劳,坚韧不拔,善于思考的结果。环境的影响是有限的。再说,科学研究单位的氛围和大学很类似,你应该好好把握,别身在福中不知福。’ 见晚云不说话,王老师又补充了一句: ‘不好意思,有点说教了,你别介意。你若非常想上大学,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 ‘嗯。’晚云想听。 ‘你可以报考二、三类大学,学习农业、林业、地质、考古、天文等方面的专业。’ 晚云实在不解,迷惑地看着王老师,问:‘为什么要去自己没兴趣的学校,学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呢?’ ‘冷门啊,你不是想上大学吗?这可能是唯一的途径,还不能保证完全有效。’ 也太小瞧自己了,今年没考上不等于永远考不上。晚云的倔劲上来,直视王老师:‘我好好复习,明年再考。一定考个一流大学给你看看。’ 王老师无奈的叹口气说:‘傻孩子,别逞强了,相信我。’ ‘对我没信心?’ ‘这根本不是信心不信心的事。你实在是涉世太浅,无法找到问题的症结。你只知道在那里乱分析,然后再用莫须有的想像自我折磨。我问你:你觉得自己今年考得如何?’ ‘还不错啊,考完以后我都认真的检查过。不知为什么没考上,学校的要求太高了。’ ‘对你来说,学校这个要求不在成绩,而在政治上。’ ‘我政治上有问题吗?我怎么不知道。’ ‘你忘记了你的家庭背景,尤其是你的母亲。她不是还在服刑吗?’ ‘是我上大学,和她没有关系。’ ‘怎么没关系?录取前的政治审查,即要审你也要审你的家庭。我没有看过正式的文件,可是见过的听过的类似事实太多了。不用去猜想就能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王老师不是个随便信口开河的人,晚云想起了《南开大学》写给人事处的信。把考试前前后后的事情联系起来顺一遍,晚云终于有些醒悟。原来如此!心一下子掉进了冰窟窿里。 面对自己无法改变的事实,还有希望吗?还要不管不顾的去拼吗?晚云突然觉得自己就是个傻瓜,被美丽的谎言玩弄于GU掌之间。什么考试面前人人平等,滚一边去吧。想起人事处长那个伪善的样子,恨不能去扇他一耳光。今后再努力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辈子估计自己和大学是无缘了。晚云极度灰心,从此不提考大学的事,压抑下去的梦变成了心底永久的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