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2,思亲良夜开X怀,极静清晨影成双 (第2/3页)
。而贵妃之位又遭到觊觎,连他的媵妾都不会不动心。对萧家来说,如果他不行,那换一个人自然也是能够接受的结果,对于想要往上爬的低位妃嫔,还有比名不副实的贵妃更好掀翻的目标吗? 身在局中,已入尘网,妄想不过是欺骗自己罢了。 可他就像是做了一个噩梦,始终无法醒来,也无法面对现实。 皇帝道:“你的诗流传极广,备受推崇,其实早在你家想要送你入宫之初,朕就看过了。” 那是更早以前,先帝还在位的时候,萧怀素的名头甚嚣尘上,那一回应该是对着先帝使劲的。毕竟皇考虽然荒唐,但当年也是立了成宣皇后,成宣皇后的族名极盛,出身极高,又有绝世姿容,还生下了嫡子——开局实在不算差了。 萧家想要萧怀素做成宣皇后第二,不要那个结局,也不是多难想象的事。 但先帝对这种名声并无兴趣,因此根本没放在心上。皇帝看过他的诗,也只是看过而已。这并没有注定他们后来的缘分,只能说天下本来也没有多大,纠纠缠缠,大多数人终究还是在同一片红尘里打滚。 萧怀素入宫后,皇帝才有时间叫人搜集他流传在外的诗作来看。他自己也是文采斐然,笔锋犀利的人物,只是多年来案牍劳形,也不是吟风弄月的人,但品评萧怀素的作品还是独到而轻松的。 所谓诗言志,表情达意,文字间是骗不了人的。贵妃诗作清丽孤高,颇有傲骨,也有志气,倒也不负盛名。皇帝看得出他不是满心算计的人,甚至宁愿一生都做梦,虽然有些天真,本性却不坏。 否二,他也不来费这番口舌了。 “当年,我在母后身边长大,她是个胸怀奇志的女子,我毕生见过最好的人,只是却一点也不快活,宠冠六宫的时候也一样。宫中红墙下白骨累累,我才是最清楚的人。她曾经对我说起,倒也毫不讳言,说她并不想入宫,说尊荣富贵不过如此而已,凤座是天下最不舒服的一把椅子……” 不过很快她又说,銮座更甚。 “她因家族而成就,又因家族而毕生不得自由,多少事只能在这里无声无息化成灰。我长大的时候她已经是一个完完全全的皇后了,尚且骄傲不肯低头,据说早些年要脾气更大,你比起她来,却是不够看的。” 皇帝的态度很平淡,回忆起母亲却也有一种悲伤的温柔。 萧怀素不敢打断,一声不吭,但渐渐明白对方提起成宣皇后,当真是没想夸赞他,而是要叫醒他。说别人他是不服的,也未必能够体味到这种无奈和白骨成灰的痛苦,但那毕竟是皇帝的母亲,下场又人尽皆知的惨烈,他也不能不心有所感。 皇帝最近时常想起母亲,其实他总是很想念母亲的。成宣皇后不是很温柔的人,但却很聪慧,目光长远,傲气长存。他对闺阁与后院的温情与共情,从母亲开始,到大公主而彻底理解。 大公主,决不能过他的母亲那样不快活的日子。 后妃不愿侍奉皇帝,或者对恩宠不屑一顾,都是犯禁的事,不获罪也是要受冷落,被百般磋磨的。当年成宣皇后傲岸,不情不愿反而让她的丈夫饶有兴致,想要征服,最终成就一对怨偶。皇帝在母亲身边长大,等到记事的时候就记得母亲与父皇相处,其实并不总是快乐的,但她只能快乐。 因此到了他自己身上,面对不情不愿的贵妃也就无法苛责了。 一个男人对自己的妻妾心在不在自己身上,其实并不会很在乎,因为他们别无选择,但如果将抗拒摆在明面上,就难免觉得是自己的地位受到了挑战,或者甚至是受到了否定。皇帝无需被贵妃肯定,心态超脱许多。想及母亲没有得到的温柔,和不愿女儿遭遇的困境,倒也能够好好讲道理。 萧怀素不语,他就继续说下去:“你还年轻,朕与你一时相处不够顺畅,本来也不算什么。可宫中时日漫长,若你始终是这幅样子,吃苦的人是你自己。萧家待你,多少也是有所亏欠。就算要教你什么,又何必如此暴烈急切?你心中郁结不平,这是你的心事,朕也不来怪你。你就算宁折不弯,折的也不过是你自己罢了。不过你却从来没有想过,如今你已经是朕的贵妃,不是萧家的闺秀,你好不好,不是他们说了算了,你一味难为自己,只是胡思乱想。” 萧怀素茫然地看着他,冷冽变作迟疑,满心混乱:“真的吗?可是他们说……这些都是没有用的东西,我一心只有这些,是他们把我惯坏了,我学这些不过是移了性情,假清高,做梦而已。他们在我面前烧了我的诗稿,收走我的书,什么也不给我,每天,每天都逼着我背诵女诫,列女传,说我也是时候该知道什么叫规矩了……天天问我,我要是答得不对……” 他说不下去了,只有满心仓惶的怀疑:“为什么会这样?难道他们从前疼我,对我好,都是假的,都是因为我、我够值钱不成?当初是他们说,我和其他兄弟姐妹都不同,许多规矩是俗人守的,倘若我并不是能超凡脱俗,清清静静过一辈子的人,又何必这样骗我?” 皇帝轻轻叹气。 萧家大概也是无奈,这头报上来他知道了,那头才回去管教萧怀素,想让他担当重任,可萧怀素显然不是这个料,但进宫是不能改的了,也不能等,再等他年纪就大了,进宫来也没用了,所以不得不下猛料。 萧怀素从小众星捧月般长大,又确实出众脱俗,把他娇养到二十岁再把前面的事全数推翻,情义不顾,也难怪萧怀素虽然看得清,但却受不了。 他伸手轻轻抬起萧怀素的下巴,让他看着自己,轻而坚定地说:“他们说的不算,从今后,只有朕才可以做你的主。你生来如此,向来如此,又何须改变?” 萧怀素含泪看着他,神情凄楚,平白显得柔弱许多,似被震撼。 皇帝凝视着他,眼神深远如渊,宏大而莫可名状:“旁人不愿意让你锋芒毕露,不过是怕被你比过去。凡夫俗子,不值一哂。朕却不怕比不过你。” 萧怀素垂下眼,心里原来纷乱的怨恨,自怜,痛苦都消失不见,居然被这宣言安心,好似再也没什么害怕的了。 是呀,他嫁给了世上最强悍的人,这个人怎么会容不下身畔之人的光辉?难道世上还有人能压得住皇帝的光彩? 皇帝松了手,又道:“行宫里,你照顾大公主,代皇后坐镇,做的也不错,可见你本来并非不通俗务只知吟风弄月舍本逐末的人,既然如此,朕又何必来管束你?只是有一件事,你要明白。” 他摆出严肃训诫的态度,萧怀素一凛,也就起身低头领训。 皇帝道:“你性情刚直强硬,本来也是好事,诚心正意则无所畏怯,但过于刚硬则近于自毁,只是徒有其表。所谓傲骨,是历经磨难坚强如初。朕以成宣皇后教你,望你能学得她一两分的好处,于心无愧,于人无咎,恪尽职守,亦保全自身。你为贵妃一日,朕就一日对你就有期许与要求,你纵然回避,也是无用。盼你能够洗净前尘,心如明镜,忘却过往。朕,以傲骨二字赠你,望你真正如兰,能耐寂寞,亦能香远长久。” 萧怀素闻言动容,眼圈一红,热泪夺眶而出,忍不住扑上前来,放声痛哭。 他备受折磨,入宫后又身处全然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腔郁气不能发散,又实在无所适从,本来就是个不能够忍受的人,憋着已经快要憋坏了。虽然也多少看得透自己的处境,知晓一直闹脾气下去不是事,但内心转不过弯,更没有料到皇帝会谆谆教导,对自己说这么多。 两人本无这样的情分,而他又自诩聪明人,本该早早想通,偏偏要皇帝如对孩子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