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军师偏心错传意 将军欢喜又成气 (第1/2页)
刘备进零陵,赏劳三军。酒过三巡,刘备便问:“零陵已取了,桂阳郡何人敢取?” 他出言时,赵云正凑在诸葛亮身边喋喋不休酒水辛辣,“这么辣的东西,军师少喝点。” 诸葛亮斜眼瞧他,他声音渐小,又不服气,“这么辣得东西,过两天到十五又要肚子疼。” “你知道的倒多。”诸葛亮扔出一句所谓夸奖,赵云听着不像,又听诸葛亮说:“我十五腹痛和饮酒无关。” “凡是不想的,都无甚关系。”赵云小声嘟囔道。 诸葛亮放下酒杯,并不是被说动,而是腾出心思好专心和赵云说话,“那是因为狐狸每月都要发情,准备生育,我只是身体变化比较剧烈……” 他耐心说着,赵云却没什么好好听的心思,趁着诸葛亮放下酒杯,一伸手抢过去,看样子是不准备还给诸葛亮了。诸葛亮去抢,赵云便躲,两人手藏在桌子底下上演你追我赶的大戏。 诸葛亮最后也没抢回来。因为赵云一听到刘备问谁去取桂阳,他便直接从座位上窜起来,高举右手,手里正拿着诸葛亮的酒杯,“云愿往!” 刘备一眼就看见他手里酒杯,还以为他在喝酒,赵云意识到这点,无法解释,悻悻放下去。看刘备表情,不似要说教他。况且他近日表现极好,断无不让去的道理。只是没想到凭空杀出一对手,张飞奋然出列,抢声道:“飞亦愿往!” 赵云看刘备犹豫的表情,便知他这主公又在担心他年幼。他可说服不了刘备,余光瞥向诸葛亮,微微侧身去扯诸葛亮衣袖,眼神仿佛在说“军师,军师,快帮帮我。” 诸葛亮微微侧头,取回自己酒杯饮了一口,装作看不见。 “我不管你饮酒了,军师——”赵云用只有两个人的声音说道,“真的。” 诸葛亮眨眨眼睛,倒不是赵云真能管住他,只是这小白龙磨起人来烦得很。如此算是以后得个清闲。 “终是子龙先应,只教子龙去。”于是,诸葛亮提议道。 赵云得意,张飞却不服。他豹眼一瞪,定要去取,任凭赵云撒娇也不松口。赵云只得再望向诸葛亮,亮晶晶的眼睛可怜巴巴。 诸葛亮便笑道,“两位都要去,那便抓阄。”争得刘备同意,诸葛亮取笔与两块白绢,挥扇道,“有黑点者攻桂阳。” 言罢叫两人转过去,将白绢塞进罐子里,再叫两人来选。赵云一直瞄着诸葛亮眼神,试图从中看出些许暗示。 “你们谁先选?”诸葛亮问道。 赵云取右边,张飞抱着罐子想了想,执意要和赵云换。不多说便抢走赵云手里罐子。 “三哥!”赵云叫道。余光扫见诸葛亮眼神暗示剩下的罐子,赵云便收声,将剩下的罐子抱在怀里,定不叫张飞再抢去。 张飞心里得意,挑衅地看了眼赵云,似是笃定黑点在自己怀里。这便拿不准主意了,赵云往诸葛亮身边走走,边走还边瞄着张飞。 “军师……”赵云小声叫道,再一抬头便看见张飞开了罐子,取出白绢,看了一眼,便泄气的扔在地上。看来是未抽中,赵云悬着的心落到实处,高兴地说:“看来是我了!”便准备打开自己罐子炫耀,开了却发现罐子中白绢并无黑点。 可是三哥明显未抽,他先将白绢收揽进手里攥着,向诸葛亮投去探究的眼神,“军师?” 诸葛亮手持羽扇半遮脸庞,如桃的眼睛眨眨,尽在不言中。 “军师可是偏心子龙?”张飞瞧这眉来眼去,直觉不对,豹眼一瞪,质问道。 “没有!”赵云迅速将白绢揶进腰带,防止张飞强抢去。张飞左右看看,见诸葛亮要定音,又向刘备争道:“我并不要人相帮,只独领三千军去,稳取城池。” 赵云急道:“我也只领三千军去。如不得城,愿受军令。” 话出,便让赵云去。诸葛亮定军令,待赵云落笔后,状似无意去取,羽扇却拍打赵云手背。赵云却觉得对方不爽,那扇子力气跟他尾巴似的,看着无力,实则一下便红了,又痒又疼。赵云偷偷瞥了瞥,诸葛亮却背对着他给刘备递军令状,不让他瞧见。 定了人,便选兵,给赵云选了三千精兵,次日朝桂阳进发。 桂阳太守赵范派陈应、鲍隆应对,前者用飞叉,后者亦曾射杀双虎,两人自恃勇力,要与赵云一战。兵临城下时,陈应引兵出,抬曹贬刘,激怒赵云。于是赵云挺枪骤马,直取陈应。陈应捻叉来迎,两马相交,战到四五合,陈应料敌不过,拨马便走。赵云追赶。陈应回顾赵云马来相近,用飞叉掷去,被赵云接住。回掷陈应。陈应急躲过,赵云马早到,将陈应活捉过马,掷于地下,叫军士绑缚回寨。 “我今不杀你,放你回去;说与赵范,早来投降。”陈应谢罪,抱头鼠窜,回到城中,对赵范尽言其事。 赵范本欲降,执拗不过陈应,鲍隆才勉强应战,此番陈应大败,正好叱退两人,赍捧印绶,引十数骑出城投大寨纳降。赵云想起出门前诸葛亮叮嘱,便出寨迎接,待以宾礼,置酒予赵范,收纳印绶。他不饮酒,便叫副将陪同,可是酒过三巡,赵范酒劲上头,与赵云攀谈,“将军姓赵,某亦姓赵,五百年前,合是一家。将军乃真定人,某亦真定人,又是同乡。倘得不弃,结为兄弟,实为万幸。” 赵云一愣,心想我兄长都几百岁了,自己虽未及冠,倒也是按龙族的年岁算的,真与人算起来,这赵范可能还不够他零头。可是他方得桂阳,出门时诸葛亮还特意拉他到避人处叮嘱要以礼待降,断不可像对邢道荣一般捶打。 他一迟疑,赵范便当他默许,问他年岁,赵云本能说与人世年岁。是以赵范称兄于赵云,往后一声云弟,“你我同姓,同乡,十分相得,十分相得。” 倒不见得相得,赵云没说,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