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卅五回 持胜算两家同进利 趁佳期孤楼共谈心 (第4/5页)
道:「产後休妻,实非仁义之道。青衣,你不晓得也罢,休要自责。」青衣又问道:「他还有位妾室,可曾将她扶正?」久宣摇首道:「那位言氏早已去了,这些年来,都是东冉一人抚养三个儿女。」 此言无异晴天霹雳,分别至今,只道墨东冉至少妻妾美满,怎却是个孤家寡人田地?青衣忿忿看向久宣,伸手抹去眼泪,回心一想,自己知晓又能如何?不过徒添愧疚,久宣欺瞒,也是情有可原,便铁了心道:「也罢,往事不堪回首,他如今造化、又与我何干?」 说完青衣自顾走了,久宣不免懊悔,长长一叹,子素看他难过,有心劝慰,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想了片刻才道:「想我从前曾问青衣,分明可以远离此地,为何却要回来?他与我说,天下人只当他是第二个苏折衣,他空有皮囊,却无苏折衣那本事,转瞬刹那烟消云散,徒留人间相思。他道:世人所求,不是另一个霁虹公子,无非是另一场醉生梦死。我本无姓无名,杨青衣出丹景楼,此梦即破,我便甚麽也不是。」 子素饮罢了药,又道:「我不识苏折衣,也不识旧日青衣,只知如今,他较我更清醒明白。」久宣恍然,他人情事,自己多虑又何益?遂道:「你也莫为别个cao心,速速养好身体。若再不好,银杞都要陪你病了。」 一听银杞,子素又别开目光。久宣看看门外,又看看子素,心想青衣与他各怀心事,都不是自己理得了的。却听子素叹道:「一人因我受困宫闱,一人因我受困风尘,皆我孽也,何来颜面见他?」久宣忍不住道:「米已成炊,那叶承高高兴兴带走可星快活去了,如今再避着银杞又能怎般?你要怪他糊涂,也不得是这个模样!银杞为你,荣华富贵统统拒之门外,傻也罢、痴也罢,又何错之有?你再有恨,焉能如此怄着罚他?」 子素躺了三月,经此一劫,许多事情,亦已想得通、看得淡了,只是始终不知,究竟如何面对银杞才是。久宣一席气急话,倒如醍醐灌顶,思索许久,只淡淡回道:「我晓得了。」 久宣收拾药碗,因知砚近日又病,还待到隔壁看看,便扬声唤那子午莲来,着他收去。那少年离了华英馆,自也不再唤其花名,只知他姓楚,便唤楚哥儿。又见子素枕边放一叠书,问之,都看罢了,便到书架为他换了几本,才掩门出去。眨眼又是一月,正到中秋,夜晚便是?社所订酒会,楼里早已备得七七八八,久宣趁早骑上丹菂,匆匆出城去也。 回想去年八月十六,正是白市遇见阿梅之日。正好昨儿山上摘得梨子,阿梅见久宣来,挑了两个洗净切细,又往院後摘来野红果,加以糖渍,拌作酸甜小食,又烤了橘子茶来解腻。久宣吃得赞不绝口,笑道:「此味甚好,阿梅再为我摘些山楂,待我买些梨子回去,今夜教楼里也做。」 阿梅笑笑,径自去摘果子了,半晌方回,为久宣洗好包好挂上马鞍,才入院中收拾。久宣看他淡泊自然,忽生感慨,想起越王就藩,也不知要不要带走阿梅。阿梅感其目光,回望问道:「主人看我作甚?」久宣憨笑,只道:「本想明日十六再来,就怕夜里酒饮多了,明儿不起,今便早一日来看阿梅。」说着突发奇想,兴致勃勃问道:「独过中秋何等寂寞,阿梅若不嫌丹景楼风月地方,不如随我入城,夜晚酒会,必也热闹。」 阿梅却只摇首轻笑,回道:「主人说笑,阿梅怎敢嫌弃?不过我惯了清静,到人多处,反不自在。况有花木伴我赏月,怎会孤寂?主人尽兴就是,休担忧我。」 说完问起越王,就见久宣泄气,鼓了鼓脸道:「他闭门思过未满仨月,还在王府关着呐。」阿梅陪他小憩半日,待用过午饭,才送久宣出门。久宣不敢多有耽搁,城门外恰好有些农家小贩,买来几斤秋梨,便回楼去,进门就见庭中双子正挂灯笼,将果子交付几个小厮,说了做法,着他们傍晚再弄。罢了赶往欣馆,要问香娘还有吩咐不有,却见孙潇雁来了,正在水轩等候,回首见是久宣,打趣道:「小久宣火急火燎,做甚麽亏心事呐?」 孙潇雁与?社诸人相熟,故也收了请帖,要来赴会。只不想来得甚早,久宣作揖问道:「雁jiejie说笑,时辰尚早,怎就来了?」孙潇雁指地上几个大酒坛子,刚要回答,香娘正好自屋内出来,也是如此问她,孙潇雁才道:「咱家乾娘差我带些上品桂花酒来,一是庆中秋,二是贺薜萝馆开张,只怪月初忙不过来,未来祝贺三娘。」 薜萝馆与照棠楼两处,於初三吉日开张,雷锦却未寻到。香娘却也不急,仍如约交予潇湘子全权打理,有时还去照棠楼走动走动,薜萝馆则不多过问。 久宣笑道:「东墙佳酿名满京师,今夜要有口福了。」孙潇雁又问香娘道:「不知今夜还有谁人会来?」香娘答道:「多是?社之人,据说要来十余人,因是包场,俱是熟人,并未多请闲杂。我曾送帖至念禾斋,却不知稔斋来是不来。」 孙潇雁道:「陆爷深居简出,近几年都见不到他,他若要来,那敢情好。」香娘却蹙起眉头,苦笑道:「你猜稔斋怎说?他竟社多是小辈,而他年纪大了,说不上话。」孙潇雁登时笑出声来,拍案道:「甚麽浑话!陆爷未及壮年,哪里年纪大了?」香娘也不禁笑道:「看他来不来罢,他若不来,也不能硬生绑来。」 两人坐於水轩,闲聊白话,便打发了久宣去。久宣回房换身衣裳,满园四处打点,再静不下来。不久入夜,明月高悬,人客亦至,主楼渐起嘈杂,诸倌亦往那边去了,独是西楼、磬院各有一处仍亮灯盏。子素骨伤渐癒,七月底商怛已许他小心站立,只是到月初才能行走,至今仍未下楼来过。而银杞正在房中更衣,无意自橱中翻出一叠银票,不禁发了会儿愣。 且说叶承本非绝情人,虽改赎童可星,待到他成家前夕,仍是来见银杞最後一回。银杞愧对叶承,默默奉茶立在案旁,叶承无言牵过他来,将一叠银票放他手上。银杞看得愣了,不敢接过,轻道:「哥哥,不成!」叶承万般无奈尽现眸间,却只轻轻笑道:「收了罢,送你甚麽玩意、清供,也不知你喜欢不喜欢、想要不想要。我便不附庸风雅,你也莫嫌我俗,这是我给你的,收下就是。」 尔後以茶代酒,与银杞互敬一杯,算作诀别,便扬长而去。银杞看着银票,不愿多想,仔细叠好收好,拿起案上一个碟子,径自往西楼去。 夜空飞镜皎洁,众人聚在前庭赏灯赏月,楼後倒显寂寥。银杞走入八仙廊,正巧遇着春大王伏在凳楣子上,唤牠一声,便跳下地来跟在脚边,只是手里捧着物事,抱不得猫,任牠随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