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ater12【过往】 (第1/2页)
刘福军自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人,但也不是一个纯粹的坏人。 自小在乡下长大,在那里的生活很美好,也很残酷。乡下的小孩子们总有种无知的恶,不,准确点讲,是乡下的人们都带着无知的恶。 家长里短,yingsi八卦,没有根据的谣言,最初总是从坐在村头的那群老头老太讲起来。 刘福军的家庭很普通,就是小村庄里常见的三口之家,爸爸负责做工赚钱,mama负责照顾家里人,也会做点零工。刘福军读书成绩很好,是个平时也会帮忙g家务的孝顺孩子,不过小时候爸爸mama总是吵架,母亲嫌弃父亲赚不了大钱,父亲嫌弃母亲不够温柔贤惠。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但总归日子可以勉强过下去。 最初这场家庭巨变的发生,只是很小很不起眼的一件小事。 村里面有不少游手好闲的人,每天的Ai好就是聚在一起赌博。总有几个人赌棍,越输钱反而越Ai玩,刘福军家旁边有位邻居耿秋就是这么一个人。小伙子长得还算白净好看,但就是不好好读书,嗜赌如命的他几乎把家底掏空,爸妈也差点被他气Si。 这天刘福军爸妈又吵架了,刘福军嫌吵,跑去朋友家玩了。他脑子很聪明,成绩一直不错,很有可能考上城里的重点高中。所以他朋友爸妈经常请他来家里吃饭,顺便帮忙给他们孩子辅导功课。刘福军为了躲爸妈的吵架,也就顺水推舟,经常去朋友家吃饭学习。 这天在朋友家同吃同住了好几天,突然接到他家邻居刘二伯打来的电话,说他mama跳河自杀了,叫他赶紧回家。 等刘福军回家以后,警察已经把mama的尸T运到殡仪馆了,只剩他爸爸在家痛哭。在邻居们七嘴八舌的补充下他才得知,是因为他爸误会他妈和邻居耿秋有不正当关系,大吵一架之后,他妈一气之下跳河自杀了。 其实这件事掰开了r0u碎了来讲,简直让人觉得荒谬至极。 那天下午,赌输了的耿秋正盘算着要去哪里Ga0点钱再玩几局,恰好看见刘福军mama拿到了出去做工赚的几百块钱,打算给儿子买辅导书。他拉住刘福军的mama,骗她说他之前去镇上玩,认识了一个卖中考复习资料的,那人卖的资料能帮人提很多分。刘福军mama将信将疑,耿秋又进一步骗她说,他家里就有那个买书的送给他的样书,她去他家一看就知道了。 刘福军的mama本来不信,但是为了儿子能拿到好的辅导书还是决定跟着耿秋去看看。结果一进他家门他就要来抢那几百块钱。刘福军mama自然不肯,推搡之中,她摔倒在地,头发也乱了。耿秋趁机抢了钱就跑。刘福军mama气个半Si,可等她爬起来后耿秋早就跑没影了。她只能拍拍身上灰尘,打算等丈夫回来后,再去找耿秋那小子算账。 然而,头发蓬乱的刘福军mama从耿秋家走出来的样子被村里面其他人看见了,闲出病来的村民立马脑补出一场两人在屋子里做不可告人之事的荒谬八卦。 本来这事找刘福军mama问一句就清楚了,不巧刘福军mama有点伤到了脚踝,直接回家休息然后顺便做点简单家务,便没有去和邻居们抱怨这事。经过一个下午的发酵,这个谣言传遍了整个村子。傍晚刘福军爸爸回家时,刚走到村口就被人糊了一脸添油加醋的谣言,他既生气又觉得奇怪,回家质问妻子。结果他在得知了真相之后,还是对着刘福军mama破口大骂。 他说她脑子有问题,明知道那人是赌棍还信他的鬼话,气她弄丢了几百块钱,钱多难赚还不知道勤俭持家。后来两人越吵越火大,刘福军爸爸气得扇了mama一耳光,然后跑到小酒馆喝闷酒去了。 刘福军mama一个人在家越想越委屈,觉得这样吵闹打骂的日子过得实在没意思,一时想不开就去跳河了。 最后,等被人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 刘福军爸爸知道mama跳河自杀后,立马把耿秋从赌场揪出来,狠狠揍了他一顿。那些乱传谣言的村民们开始互相推诿,说这件事他们也就随口一说,哪里知道刘福军mama会这么想不开。警察来了以后,经过仔细调查没有发现其他疑点,判定这就是一场由家庭矛盾引发的悲剧。 刘福军回来被告知一切真相后,就一直冷冷地看着他爸痛哭流涕。而那些窃窃私语的村民们看见刘福军后,都在躲避他的愤怒眼神。 言语可以害人,谣言可以杀人。 这是刘福军在他16岁时得到的一个残酷认知。从小村子里那些小孩就Ai笑他长得不好看,他身T好,等长到有力气的时候,挨个揍过去,所有人就老老实实称他为猫哥。他虽然有段时间的确被那些嘲笑他的言语伤害过,但是长大后他发现他可以揍跑那些伤害他的人和话,所以他再也不怕了。 但是他母亲不像他那么强壮,打人又狠耐力又强,她被父亲扇了一耳光后就被谣言打倒了。然后她看不到儿子考上重点高中考上好大学了,她再也不会温柔地喊他阿猫叫他多吃点菜,她落入冰冷的湖水里再也不会睁开眼了。 这是一场谋杀,没有凶手,但所有人都是凶手。 抢了母亲几百块的耿秋是凶手,扇了母亲一耳光的父亲是凶手,那些造谣传谣的村民更是凶手。 刘福军对父亲的愚蠢感到绝望,对这个乡村里的人感到恶心。所以等他考上城里的重点高中后就离开了老家,而他的朋友并没有考上,因此他孤身一人去了大城市。刘福军爸爸一个人出门打工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