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之星_49 魏晓风-幼稚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9 魏晓风-幼稚鬼 (第1/2页)

    对于那个家暴、出轨的父亲,魏晓风已经没什么印象了。唯一记得的是他醉酒之后,冲她大声叫骂,母亲来拉的时候被打了一巴掌。当晚,母女俩被轰出那个家门,就再也没有回去过。因此,接到电话,听说他就要死了,想要见她最后一面的时候,她只回了一句,“要上班。”挂了电话只觉得荒诞,原来,他一直跟她们住在同一座小城里,却再也没有碰过面。

    她甚至没有什么报复的快感,在忙碌中度过了平淡的一天。

    下一次回家,是母亲生日。此前她已经好多年没回过家乡了。

    她一直很佩服自己的母亲,她知道在那个年代,坚持离婚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她真心地敬爱她那沉默的、勤劳的、坚毅的、节俭的、果断的……具备无数美好品质的母亲。

    但她还是没有办法留在家里,留在她身边。

    大概是在小雨搬走后的第三年,母亲再婚了。继父是个质朴、憨厚、有点笨手笨脚的男人,做些体力活儿挣钱,带着一个比她小两岁的儿子。

    比小雨还要小几个月,却让她怎么都喜欢不起来。倒不是他做错了什么,或者有多么淘气。他只是有些精力过剩,喜欢上蹿下跳、大吼大叫,但魏晓风叫他安静,他也能消停一会儿。作为重组家庭来说,没什么可挑剔的了。

    偶尔也吵嘴、打架,年龄相近的孩子,有点矛盾很正常。一个和谐的重组家庭,面对这种情况自然有一套处置方法——母亲永远站弟弟那边,继父永远站自己那边。魏晓风已经足够大了,能理解大人为何这样处事,但还是感到厌烦。

    说起来有点冷血,她根本不在乎继父站在哪一边,她只在乎自己的母亲,永远不会偏向自己的母亲。青春期的时候第一次跟家里吵架,她指着母亲大喊:“魏芳,你到底是谁的mama!”说完哭着跑出门去,她觉得自己差劲透了,大吼大叫的样子跟那个家暴犯一模一样。躁动的激素把情绪推向顶峰,她往江边走,想着不如去死算了。好在江风太冷,吹得她没敢行动。最后继父找到了蹲在河滩上痛哭的她,说,“回去吧,我把谢勇教训了一顿,我替他向你道歉。”

    魏晓风慢慢止住哭泣,“他没做错事,你训他干嘛。”

    继父为难地抠抠头皮,“啊,这,已经骂过了,我回去向他道歉。”

    魏晓风又开始哭,她的心情母亲或许明白、或许不明白,但无论如何也不会给予回应了。她甚至没有资格去要求一个道歉。哭够了,回家去,日子还要继续过。

    第一次产生想要离开的想法,是初三的时候。为了复习方便,她开始住校。身边来来往往都是讨厌的人,连块清静点儿的地方都找不到。周末回家还要面对弟弟和弟弟的后妈——那时她的确是这么认为的,她再也不是她的母亲了。

    说回学校,也是另一个可恶之地。这个城市实在太小了,周围来来回回都是这些人,怎么都摆脱不了。流言蜚语却传得飞快,一天一个样,每一个版本都深入人心。她刚搬到城南不久,就有几个男孩儿围着她,用手指划拉着脸皮,整齐划一地喊:“弃妇、破鞋、不要脸、不要脸!”魏晓风记住了每个捣蛋鬼的脸,找机会挨个揍了一顿,碰到打不过的也要在对方身上留下几个牙印。每次都是如此。疼痛带来的教训清晰而深刻,大概一两个月之后,就没人敢在她面前卖弄这些从大人那里学来的话语了。她几乎能确定,那些孩子既不懂什么是“弃妇”、也不理解什么叫“破鞋”。他们不像她,能通过母亲的表情学到这些词汇的含义。

    但后来,当小雨经历这些的时候,她却没办法把每个人都揍一顿了。“小三”和“私生子”成了最流行的话题,走到哪里都能听见有人绘声绘色地描述当时的场景,仿佛亲眼所见。这个小城实在太缺乏谈资了。

    实际上,亲眼见证这个场面的,除了当事人,就只有住在楼道另一头的母女两人。闹剧结束,关起门来,母亲说,“太可怜了。”她在想那个歇斯底里的妇人和她怀里的婴儿,魏晓风顾不得这些,她只想她的小雨点儿。

    她从小就这样偏执、不讲道理、只帮亲,不顾那些人口中的理。

    小小的魏晓风深深地忧虑,怎么办?小雨该怎么办?我能做些什么?

    她什么都没能做到,甚至没法把小雨带进家门。有时候阮阿姨加班太晚,她只能从自己家偷一点冷饭出来,跟小雨两人试着研究怎么用灶台加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