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猛雄村 少年误食灵果,身体发生异变,后X流水不止。 (第1/2页)
猛雄村,是地处夏国西南边陲的一个偏僻乡村,北,西,南三个方向都被大山包围,只有东边有条小道通往最近的一个小镇——猛石镇。 小村依山傍水,土肥地沃,按理说应当是人脉兴旺,世外桃源之处。可现实是,猛雄村确实是景色优美,良田遍布,但细细看去就会发现些许不同。 全村不过二十余户人家,放眼望去,无论是老年,中年,青年,少年,还是幼年,村子里竟都是男丁,没有半点女眷的影子。 提到这,不得不说起关于猛雄村的一个传说,据老一辈人回忆道,猛雄村出过一个伟人,乃是夏国建国之初的开国大将军。 此人英勇无双,如上仙战神转世一般,率领夏国数万士兵,荡平周边十数个国家,最终辅佐夏国人祁氏登基,后大将军不知所终,世人寻遍整个夏国都找不到其踪影。 有人说大将军回到了家乡隐居,有人则断言大将军是天上神仙,将此间事毕后,就回到天上去了,众说纷纭,却无一人知道真相到底是什么。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传说中,有一则令男子怀疑其真假,让女子为之好奇,相传大将军身形健硕,剑眉虎目,坚毅刚猛,阳物更是生伟岸无比,让所有男子见之自愧。 而这也是猛雄村无一女眷的根源了,虽人们没有亲眼目睹,但从自猛雄村和离的妇人口中得知,她家那位孽根生的粗长无比,每次行房都如要了她半条命。 世人都说男子那物生的越粗壮,越能满足内人。可事实是,猛雄村现如今二十余户人家,没有一个女眷,这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妇女们不都是嚼舌妇,但从猛雄村离开的人多了,一些私密之事也就流传开来,人们都说猛雄村各个生的人高马大,那物粗长过人。 坊间流传着一句歌谣:势峰如驴面子大,房事过人真不假。若想留的活命去,莫入西村猛雄家。 而猛雄村男子阳物生的伟岸,追根溯源也查不清楚。令人称奇的是,只要是在猛雄村诞生的婴孩,无一例外,竟都是男婴。 对此,猛雄村老一辈只留下一个可能的猜测,就是开国大将军回到天上后,铭记猛雄村的养育之恩,于是送下仙语,猛雄村地处三山汇聚之处,盛阳之地,所诞男婴非常人能比。 去时猛雄村还有女眷,只是大多在行房时,出血过多离世了,对此村中的男子都十分痛苦。不得已,为了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村中立下规矩,嫁入村中的女子,在诞下子嗣后,可选择和离,莫要在此枉送了性命。 此条一出,村中诞了子嗣的女眷,渐渐的都离开了猛雄村。村中男子也理解,没有阻拦。 现在猛雄村虽说人口偏少,没有女眷,和寻常村落比起来,也没有不同了。而我们的故事就发生在猛雄村中。 …… 猛雄村西边,由于靠近西边的岚山,所以此地只有三户人家在此。村中现以李姓为主,其他姓氏也有寥寥数户。 现正值盛夏,屋外梨树上,蝉鸣不断,给本就炎热的心情增添了些许烦躁。从屋中拿出矮木凳,坐在房檐下看着外边,刚吃过午食的李清有些迷糊,但还是强打精神静静聆听着蝉鸣。 屋檐下阴凉,风吹来,使得身穿粗麻布衣的李清凉爽无比。周边除了蝉鸣,就没有别的声音了,时不时邻家传来谈话声才让李清从出神中回来。 今年,李清已经满十八岁了,按寻常情况,家中已经着手安排亲事,但李清不同。现家中只剩他一人,三年前父母双双离世,年仅十五的李清不得不一夜之间长大。 好在现在看来除了家中有些清贫外,情况并没有那么遭。李清一家在猛雄村的西边,这里有三户人家,呈三角坐落。另外两家分别是李雄和李刚。李雄一家有两人,除了他还有个大李清几个月的儿子李虎,李刚则还有一个五岁还在上学堂的儿子李明。 三家关系都不错,时不时会聚一起吃饭聊天。两家的女眷都在生下孩子后离开了,等于孩子都是爹一手带大的。 而李清的娘没有选择离开,一方面是舍不得李清,另一方面则是李清爹很疼爱她,不会作出伤害她的事。只是世事无常,本以为能安稳到老,没想到竟双双坠崖离世。 多亏了邻里的帮助,李清安葬了爹娘后,才缓缓面对现实,以积极的心态活着。家中有五亩水田,两亩旱地,养活自己不成问题。 除此之外李清时不时会进山,猎些动物去猛石镇售卖,日子过得平静,只是有时会想起爹娘,李清眼里总会流露出淡淡哀伤。 此时一阵风吹来,卷走了李清的思绪。“真是的,又出神了,最近怎么回事?”李清喃喃道,想着下午还有活要干,于是起身将矮木凳拿回屋子里。 李清家有一座大屋和两间小屋,大屋内左右两边各一间房,中间是大堂。两间小屋一间做了柴房,一间做了灶房。家的周边用了石块堆叠起来,差不多有李清半腰高,虽说挡不住什么,但总归是个石墙。 正对着大屋有个木制的小栅门,大屋右边就是灶房和柴房,大屋左边则养了些鸡,前边的院子种了几颗梨树,秋时结的梨子饱满甘甜,李清总会摘下来送给邻舍。大屋后面,李清开了几块土,用来种些菜。 将矮木凳放回堂屋,在木桌上拿起蒲扇,走到栅门处,将其关好,转身回到房内。 李清住左边房间,右边原本是父母住的,先下已空置出来,有时会将东西暂时存放在那儿,那里放了张木床,以备不时之需。 李清进入房间,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