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第1/4页)
天已大亮,娈无争下了船,随从要替他端着木匣,却被他一把推开。面前是千仞的山壁,背後是湍急的河水,似乎无路可行。这时头顶传来吱吱呀呀的声响,原来在山崖上筑着一座城池,城上人正用绳索吊下一个好似竹筏的木质平台。待平台降至崖底,无争与众随从踏上去,上面的人拉动绞盘。不一会儿功夫,众人便升到了崖顶。回望山下时,万物渺小,烟波浩荡,不禁使人目眩神摇。 在绞盘处迎候着的,是两位气喘吁吁的少年,大概只有十三四岁的样子。两人稍一施礼,便向城中治所引路。无争一路走一路向四周远眺,原来这城依山傍水而建,正面对敌,背靠绝壁,三面环河,易守难攻;城墙长宽皆二百余丈,高五丈,四角建有望敌楼。再看城中,秦国大纛被砍倒在地,反立起鄂国旗帜;街边有木笼若g,里面的囚犯用秦语低低地乞饶;街衢上奔走着百姓,个个神情慌张,人人举止仓促。JiNg壮男子都被编成行伍,由卒长教习演练;其他妇nV老幼之人,有的挖掘土石,运往城垣之上,有的锻打铜铁,铸造兵器甲杖,还有的刨削木料,打造守城器具。铁匠处堆着锄头和铁犁等农具,甚至连做饭的锅铲都在等待熔炼;民房大多已被拆解,木料被扛到城墙下备用。总之纷纷攘攘,一派大战在即的态势。 来到治所门前,面前是一个秦式衙署,与周围鄂国样式的民房迥然不同。看得出这木楼原有三层,但也已经像民房一样被拆得七零八落,顶层已不见,下两层千疮百孔,门楣上的牌匾也不知所踪,只有临时替代的墨书“饶城治”三个字,也不是秦T。门口没有卫兵,中涓、谒者等人一概皆无。无争这才明白为何刚刚只有两个少年在崖边迎候——成年人手无论男nV都已派去守城了。 少年进去禀报,无争趁着在外等候的当口向城墙上望去,忽然觉得守城之法与墨家颇为相似。每两步布置石块、渠荅、连梃、长斧,每五步陈设革盆盛水;十步一积薪,二十五步一灶台,五十步一沙土堆,百步一尉所;十人编成一什,旁边站立一个什长;吏、卒、民、男nV所穿衣物颜sE各不相同,以便战时调动,这些都是墨家守城之道。再看工匠的斧凿之下,也尽是墨家的转S弩和铁蒺藜之类。一边又有几个青年正与人形木俑互搏,那是以发条驱动的机关,进退闪转,架格挥砍,足可媲美真人,其JiNg妙绝非别家能仿。他突然预感这衙署里要走出一位墨徒,正在环顾间,门内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公子别来无恙!” 说话的老者五十多岁,身着麻布粗衣,破漏处皆用布片缝补,脚下的草鞋沾着泥泞,胼手胝足,摩顶放踵,皮肤因曝晒而黢黑如墨,凡是衣服遮掩不到的地方都有疤痕。 “夫子!” 娈无争认出眼前的正是自己幼年的太子少傅和剑术老师,墨徒邓陵子。他赶忙跪下行礼,却被夫子一把拉住,延请进衙署之内。两人走过前院,步入正堂,无争把木匣放在一边,终於一拜到地,而後再拜,而後三拜,直起身时,眼中已经噙满泪水。他十三岁时,风王与墨家结怨,邓陵子因而离去,今年他三十有五,师徒已二十二年不见矣。其间,他常常按想像的样子为夫子雕刻木像,如今老师年过五旬,雕像居然与真人无甚差异,只是少刻了脸上的几条G0u壑,还缺了手脚上的一层y茧。 “公子漂泊二十年,”邓陵子看了一眼无争身旁的木匣,“又痛失挚友,实在是受苦了。” 因这一句话,无争的惨痛又涌上心头,只得摒住哽咽,说: “无争本以为与夫子永诀,今见身T康健,齿发安好,吾之愿也。但不知老师自从离了风国,一向身在何处?”他记得夫子刚到风国时,正值壮年,在各处守城御敌,甚得父王器重。可是後来国内徵兵愈众,来伐者渐少,而侵略他国渐多,老师便以非攻之道讽谏父王,又劝以俭朴节用,慢慢惹得父王不悦。再加上老师广纳墨徒,凡拜入门下者,皆兼Ai而不偏私本国,於是父王申斥夫子蛊惑人民,终於下令逐出国境。至於之後的岁月,依他猜测,老师大概还是如此行事吧。 “无非是周游列国罢了。在大国则劝君非攻,在小国则襄助守御。二十年来一无所成,反倒让秦国逞凶中原,老夫惭愧无已。”邓陵子的目光黯淡了下来,顿了一顿,又说:“公子的剑术,想必已大有进益。” “老师取笑了。我虽愚钝,每日练习,不敢懈怠。敢问夫子为何在此地?” “我受城中父老所邀,率众弟子来此相助抗秦,就暂住在这县衙里。这饶城自古属鄂国,秦军围困三年而不能下。一年前,有J细偷开城门,敌兵趁机涌入,大杀一阵,占了城池。如今秦军已攻入鄂国几百里,本城百姓却不愿作秦人,就杀了太守,囚了秦吏,固守待援。暴秦虎狼之师,淩nVe弱小,灭国已四,杀戮无数,生灵涂炭。想当年城破之时,家家戴孝,户户埋骨。今公子所见城中男nV,无一不是秦国仇人。其兵势虽大,鄂人尚且宁Si不降,我墨徒又怎敢惜此残生?” 邓陵子稍做沉Y,又说:“论起抗秦,公子此行若能成事,当为千秋万世第一功,对关东诸侯有兴灭继绝之恩。你可知来此何事?” “无争不知,还请夫子示下。” “半年前,汝父风王传书信与我,将公子刺秦之原委告知,要我看在往日情面,制作弓弩机关,好让公子随身携入,以杀嬴政。彼时老夫尚未全信,如今亲见公子到此,方知公子大义。老夫先替天下人拜谢!” 说罢,邓陵子面朝无争,正襟稽首。无争赶忙扶起,说: “我但奉父命耳,何敢居功。况且……不知天命是否在我……” 正说话间,只见一个墨家弟子来报,说:“秦使现在城外。” 邓陵子说:“请入。智巫如何说?” “智巫望气,说将有逆风。” 邓陵子脸上闪过一丝忧sE,一挥手便让墨徒出去了,转头又对无争说: “来得正好。秦军正列阵城门之外,意图攻打,却先派法家人物来劝降。其人必然口悬河汉,舌摇山岳。公子可移步楼上,听其如何为暴秦诡辩。稍後秦军攻城时,我教墨徒还从後崖放公子下山。”又向旁边看了一眼,说:“请公子速将此木匣交予我等,由墨徒在其中构造机关,少顷即成。他日若能让嬴政亲自开启,则万无一失。” 无争记得父王曾经提及,刺秦要靠墨家机扩,却不解这木匣如何能容得下。其内部绝无空地,难不成置於夹壁之中?心下虽然疑惑,还是依老师之言,把木匣交予墨家弟子,而後从楼梯登上二层。秦楼规制,上层镶有挡板,再关闭窗轩以昏暗其室,使下层人仰望无所见,上层人俯察如观火。此时街上传来一片咒駡声,看来秦使已经入城。他看到老师在楼下整顿衣裳,敛容正sE以待,自己虽然在楼上坐定,x中的方寸却缩紧成一个丸。过去十几天发生了太多事情,他还没有想清楚一件,下一件又猝然地发生。他已经不堪承受。恰恰这城里有一GU沙土混杂金属的气味,时刻提醒着他一场大战将要爆发。他真的不能再见到一丁点血腥了。 衙署内走进一长一少两位秦使。长者是正使,也是五旬年纪,与夫子相仿;少者是副使,只有二十多岁。邓陵子似乎大吃一惊,眼睛愕然地盯着两个人向自己行礼。礼毕,长者开言道: “秦之公大夫相里殷,携弟子羊惠,奉命来使,谨致墨者邓陵子无恙。” 无争知道公大夫乃是秦国爵位第七等,大概相当於别国的下卿一类。邓陵子还礼,而後说: “我以为秦国必用法家人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